• [  chénɡ chá  ]
  • ㄔㄥˊ ㄔㄚˊ
  • TUX SUA

乘槎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乘楂”。

⒉  乘坐竹、木筏。传说天河与海通,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,不失期,遂立飞阁于查上,乘槎浮海而至天河,遇织女、牵牛。此人问此是何处,答曰:“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。”后至蜀,君平曰:“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。”正是此人到天河时。见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十。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引“查”作“楂”。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也载有类似的传说: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等河源,乘槎经月,到一城市,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,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,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序》:“况复舟楫路穷,星汉非乘槎可上;风飙道阻,蓬莱无可到之期。”宋苏轼《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》:“岂知乘槎天女侧,独倚云机看织纱。”清孔尚任《岸桴记》:“予乘槎三年,江淮湖海,住若里巷。”后用以比喻奉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参见“星槎”、“浮槎”。参见“星槎”、“浮槎”。

亦作“乘楂”。乘坐竹、木筏。传说天河与海通,有人居海渚者,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,不失期,遂立飞阁于查上,乘槎浮海而至天河,遇织女、牵牛。此人问此是何处,答曰:“君还至 蜀 郡访 严君平 则知之。”
后至 蜀,君平 曰:“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。”
正是此人到天河时。见 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十。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引“查”作“楂”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荆楚岁时记》也载有类似的传说:汉 张骞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,乘槎经月,到一城市,见有一女在室内织布,又见一男子牵牛饮河,后带回织女送给他的支机石。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序》:“况復舟楫路穷,星汉非乘槎可上;风飇道阻, 蓬莱 无可到之期。”
宋 苏轼 《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》:“岂知乘槎天女侧,独倚云机看织纱。”
清 孔尚任 《岸桴记》:“予乘槎三年,江淮湖海,住若里巷。”
后用以比喻奉使。 唐 杜甫 《有感》诗之一:“乘槎断消息,无处觅 张騫。”
清 汪懋麟 《得舟次二只琉球使还消息》诗之一:“闻道乘槎客,安流实快哉。”
清 黄遵宪 《远归》诗:“且图傍岸牵舟住,竞説乘槎犯斗还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乘坐竹木编成的筏。传说旧时天河与海相通,海边的人每年八月见木筏往来;有人遂带粮食乘筏,至天河,看到牛郎与织女。见晋·张华《博物志·卷一〇·杂说下》。或以为汉张骞寻河源,而乘木筏到天河。见《太平御览·卷五一·地部·石》引《荆楚岁时记》。后比喻登天。

北周·庾信〈哀江南赋〉:「况复舟楫路穷,星汉非乘槎可上;风飙道阻,蓬莱无可到之期。」
唐·李商隐〈海客〉诗:「海客乘槎上紫氛,星娥罢织一相闻。」

乘槎(cheng cha)同音词

  • 1、承差[chénɡ chà ]

    1.即承局。

  • 2、澄察[chénɡ chá ]

    1.明察;洞察。

  • 3、乘查[chénɡ chá ]

    1.同"乘槎"。

乘槎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参差貌。
  • 2、1.象声词。
  • 3、1.谓水路行程。
  • 4、1.乘筏泛游。
  • 5、1.树杈子。
  • 6、1.晋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十载,传说天河与海通。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,不失期,有人乘之去十余日,至一城,见一丈夫在河边饮牛,便问此是何处,答曰,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。"后至蜀,问君平,曰:'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。'计年月,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。""槎客"即此乘槎泛天河之人。 2.清海宁人吴骞字"槎客"。吴有书五万卷,筑拜经楼藏之。
  • 7、1.水击船筏激起的泡沫。
  • 8、1.树的杈枝。
  • 9、1.亦作"槎枿"。 2.砍伐幼林。蘖,老株砍后再生的枝条。
  • 10、1.谓劈山开路。
  • 11、1.见"槎头鳊"。
  • 12、1.亦作"槎枒"。亦作"槎岈"。 2.树木枝杈歧出貌。 3.形容错落不齐之状。用于云﹑山﹑碑﹑石等。 4.形容错落不齐之状。用于人与动物。 5.形容错落不齐之状。用于形容语句不整饬。 6.指错杂不齐的山石树木等物。
  • 13、1.见"槎牙"。
  • 14、1.见"槎牙"。
  • 15、1.错杂繁多貌。
  • 16、1.关野兽的用具。
  • 17、1.筏子。
  • 18、头鳊1.即鳊鱼。缩头,弓背,色青,味鲜美,以产汉水者最著名。人常用槎拦截,禁跄捰萛諊故亦称"槎头缩颈鳊"。
  • 19、头缩颈鳊1.见"槎头鳊"。
  • 20、插定1.旧时订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定礼。
  • 21、插队1.见"插队落户"。 2.不守秩序,插入已经排好的队伍。
  • 22、插粪1.用锹取粪。
  • 23、插关1.小门闩。
  • 24、插汉1.插入河汉。极言其高。 2.明代蒙古族部落名。亦称插汉儿﹑察罕﹑察哈尔,本元裔小王子之后。明嘉靖间卜赤(一作布希)驻牧插汉之地,因以为名。参阅《清文献通考.舆地二三》。

乘槎的相关查询

乘槎的意思解释、乘槎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