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èn juān  ]
  • ㄓㄣˋ ㄐㄨㄢ
  • MDFE RKE

赈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赈济捐助。

relieve with donated funds;

引证解释

⒈  清 末因国用不足,许人出钱捐官,其中用于赈灾所开的捐例,称为“賑捐”。

清 薛福成 《代李伯相复沉太史书》:“賑捐减成核奬,其例既已通行,将届一年截止之期,未便再议更张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五十回:“自从前两年开了这个 山西 賑捐,到了此刻,已成了强弩之末。”

⒉  泛指捐助以赈灾。

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二二:“劳农政府设着种种方法力图救济,各机关实行赈捐,没有被灾的农村,都派人募收志愿捐助的粮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救济捐助。

如:「各地纷纷赈捐灾区,发挥同胞爱的精神。」

⒉  清代有准许人民纳资捐官的办法,其中因赈灾需要而开的捐例称为「赈捐」。

赈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捐纳出身的官吏。
  • 2、1.死的婉辞。
  • 3、1.见"捐宾客"。
  • 4、1.废除;消除。
  • 5、1.汉西域国名。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境。
  • 6、1.弃逐;抛弃。
  • 7、1.抛弃;废弃。
  • 8、1.捐银恢复受处分降革的原官。清代的一种弊政。
  • 9、1.纳资求官。
  • 10、1.见"捐馆舍"。
  • 11、1.舍弃国家。
  • 12、1.犹捐躯。
  • 13、1.弃灰。商鞅立法,弃灰于道者受刑。后因以"捐灰"为典,指刑罚苛刻。
  • 14、饥饿而死:老弱流离,捐瘠道路。
  • 15、1.脱去铠甲。
  • 16、1.指明清两代纳粟报捐入国子监为监生。始于明景帝初。初限于生员,后扩大及平民,称为例监。清代因之。
  • 17、1.去掉荐席。表示谦逊。
  • 18、1.除去阶梯。
  • 19、1.弃金。 2.捐助钱财。
  • 20、1.遗留小马。谓为官廉洁,不谋私利。
  • 21、1.清代专掌捐纳事务的机关。其在中央者为京捐局,在地方者为外捐局。
  • 22、1.捐弃玉玦。喻出会相爱者未遇因失望而捐弃信物。语本《楚辞.九歌.湘君》:"捐余玦兮江中,遗余佩兮醴浦。"
  • 23、捐助款项:向灾区~ㄧ~办学。
  • 24、1.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。分暂行事例及现行常例两种。

赈捐的相关查询

赈捐的意思解释、赈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