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ái cánɡ  ]
  • ㄇㄞˊ ㄘㄤˊ
  • FJF AAU
  • 动词

埋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埋在地下。

把财宝埋藏在沙子中。

bury; cover up with earth,etc.; lie hidden in the ground;

⒉  隐藏。

埋藏在民间传说中的事实真相。

hide;

引证解释

⒈  掩埋尸体。

《后汉书·桓帝纪》:“死亡厚埋藏。”
《南史·齐纪上》:“六月乙亥,詔 宋 末以来,枯骸毁櫬,宜下埋藏。”
宋 苏轼 《东坡志林·录温峤问郭文语》:“﹝ 温嶠 ﹞又问:‘先生独处穷山,死为乌鳶所食,奈何?’﹝ 郭文 ﹞曰:‘埋藏者食於螻蚁,復何异。’”

⒉  藏在泥土或其他细碎物体之中。
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钧世》:“经荒歷乱,埋藏积久,简编朽絶,亡失者多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四七回:“地下埋藏着竹签、铁蒺藜。”

⒊  隐藏。

元 秦简夫 《剪发待宾》第一折:“多有那居山林隐跡埋藏。”
杨沫 《青春之歌》第二部第二章:“她那久久埋藏在心底的忧念又被掀动了。”
陆文夫 《小巷深处》:“她把这些话在胸中深深地埋藏着,让自己独自忍受着这痛苦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掩埋隐藏。

晋·王嘉《拾遗记·卷一〇》:「其剑可以切玉断犀,王深宝之,遂霸其国,后以石匣埋藏。」

发掘 开采 挖掘

英语翻译

to bury, to hide by burying, hidden

德语翻译

enterrer, enfouir

法语翻译

vergraben, verbergen, eingraben, unter der Erde verstecken (V)​

埋藏(mai c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霾藏[mái cánɡ ]

    1.埋藏﹔掩藏。

埋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仪表雄伟,气宇轩昂。
  • 2、1.谓凄怆;悲伤。
  • 3、1.躲藏;躲避。
  • 4、1.书法用语。谓笔锋隐而不露。 2.比喻才华不外露。
  • 5、1.品评。藏,通"臧"。
  • 6、1.潜伏,隐藏。
  • 7、1.府库。 2.中医学名词。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。藏,通"脏"。
  • 8、1.储藏。
  • 9、1.亦作"藏钩"。亦作"藏彄"。 2.古代的一种游戏。相传汉昭帝母钩弋夫人少时手拳,入宫,汉武帝展其手,得一钩,后人乃作藏钩之戏。
  • 10、1.比喻隐藏才华,不使外露。
  • 11、1.收藏。
  • 12、1.仓库的出入口。
  • 13、1.藏匿才智;藏匿心机。 2.犹射覆。猜暗藏之物。
  • 14、1.谓骨子里狡猾,心眼坏。 2.方言。不肯拿出全副精力或不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。
  • 15、1.《汉武故事》:"胶东王数岁,公主抱置膝上,问曰:'儿欲得妇否?'………指其女:'阿娇好否?'笑对曰:'好!若得阿娇作妇,当作金屋贮之。'"胶东王,指汉武帝刘彻。后以纳妾别居为"藏娇"。 2.指姬妾或妓女的住所。
  • 16、1.见"藏去"。
  • 17、藏族戏曲剧种。流行于西藏拉萨和日喀则、昌都等地。14-15世纪僧人汤东结布用跳神仪式和民间歌舞创造藏剧募化造桥。17世纪,五世达赖罗桑嘉错组成职业剧团。旧时每年藏历7月雪顿节,各藏剧团须到拉萨支差。演出分“顿”(开场式)、“雄”(正戏)、“扎西”(结尾的集体歌舞)三部分。以前人物大多戴面具,现已有面部化装。剧目有《文成公主》、《朗莎雯波》、《洛桑王子》等。
  • 18、1.见"藏钩"。
  • 19、1.蓝中略带红的颜色。
  • 20、1.藏族传统历法。阴阳历的一种。九世纪初即已采用,基本上与夏历相同。以五行﹑阴阳和十二生肖相配合计年,每六十年一轮替,一年有十二个月,分二十四节气,月有大小,三年一闰。因受宗教影响,日数有缺有重,"凶日"可除去,"吉日"可重复。近年以来并加星期。
  • 21、阴阳历的一种。中国藏族地区所用的历法。始于9世纪初。与夏历定朔不同,而是定望。即固定“望”必须在每月十五。这样,朔就不一定为初一。与夏历的日序可能相差一天。采用干支纪年,以阴阳五行相配代替十干,再与十二支相配。每月的日数有重有缺。如初四为吉日,可连续两个初四。相反凶日可缺,如初七凶日,初六过后便是初八。藏历岁首在正月元旦。
  • 22、1.埋葬。
  • 23、1.隐匿名声。 2.谓收录其名。
  • 24、1.隐姓埋名。

埋藏的相关查询

埋藏的意思解释、埋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