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ɡuǎn  ]
  • 一ˊ ㄍㄨㄢˇ
  • GXW QNP

夷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清代称外国人在中国的馆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清 代称外国人在 中国 的馆舍。

清 龚自珍 《送钦差大臣侯官林公序》:“宜勒限使夷人徙 澳门,不许留一夷。留夷馆一所,为互市之栖止。”
太平天囯 《洪仁玕自述》:“甲寅由 上海,洋人不肯送予进 南京,其 上海 城内红兵不信予为 天王 之弟,乃在夷馆学习天文歷数。”

夷馆(yi g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一管[yì ɡuǎn ]

    1.表数量。用于管状之物。 2.一支笔。 3.一支箫笛。

  • 2、蚁观[yǐ ɡuān ]

    1.比喻轻视。

  • 3、异观[yì ɡuān ]

    1.奇异的景象。 2.不同看待。

  • 4、衣冠[yī ɡuàn ]

    1.衣和冠。古代士以上戴冠,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。 2.泛指衣着,穿戴。 3.专指礼服。 4.代称缙绅﹑士大夫。 5.借指文明礼教。

  • 5、一贯[yí ɡuàn ]

    ①语出《论语·里仁》“吾道一以贯之”。用一种道理贯穿:故能一贯万机,靡所疑惑。 ②相同;一样:存没同归,毁誉一贯。 ③连贯:字句虽对,而意则一贯。 ④副词。一向;始终如此:他一贯待人诚恳|学习一贯很努力。 ⑤古时称钱一千为一贯:我一贯本钱,赚了一贯。

  • 6、夷关[yí ɡuān ]

    1.闭关﹐封锁关口。

  • 7、义关[yì ɡuān ]

    1.谓通向义理的门户。

  • 8、移关[yí ɡuān ]

    1. 指移文和官文,都是平行机关来往的公文。如:移关诸部。——清·方苞《狱中杂记》。

  • 9、移贯[yí ɡuàn ]

    1.改变原先籍贯。

  • 10、一莞[yì ɡuǎn ]

    1.犹一笑。

夷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古指招待使者的小吏:名为馆伴,实来监视行动。
  • 2、1.指塾师或幕宾。
  • 3、1.指束修。饭食。粲,通"餐"。
  • 4、①图书馆或博物馆等收藏:~中外书刊七十万册。 ②图书馆、博物馆等收藏的图书、器物等。
  • 5、1.犹馆舍。
  • 6、1.太平天国用语。住宿。
  • 7、1.指幕宾或塾师的职位。
  • 8、1.指驿传的人夫车马。
  • 9、1.犹府第。
  • 10、殿1.昭文馆﹑集贤院﹑史馆和集贤殿﹑右文殿的统称。
  • 11、1.学馆的主人。
  • 12、1.指房屋建筑。 2.北宋有昭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三馆和秘阁﹑龙图阁等阁,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,通称"馆阁"。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,故翰林院亦称"馆阁"。清代沿之。 3.指典雅庄重。
  • 13、1.居其馆,食其谷。指驻军就食。 2.泛指食宿款待。 3.借指塾师的束修或幕宾的酬金。 4.指作馆﹐教私熟或任幕宾。
  • 14、1.唐宋时弘文馆﹑史馆﹑集贤院等编修﹑教授之类的官员。
  • 15、1.谓接待宾客。 2.门客;幕宾。 3.指塾师。
  • 16、1.款待并送礼。
  • 17、1.谓安置于馆舍而慰劳之。
  • 18、1.馆阁的同僚。
  • 19、1.宋代政府发放的免费供给官员食宿的凭证。
  • 20、1.古代掌管馆舍的人。
  • 21、1.接待宾客住宿之所。 2.房舍。 3.指官署。
  • 22、1.《孟子.万章下》:"舜尚见帝,帝馆甥于贰室。"赵岐注:"谓妻父曰外舅,谓我舅者吾谓之甥。尧以女妻舜,故谓舜甥。"后因称女婿为"馆甥"。
  • 23、1.学馆的教师。
  • 24、使1.即馆伴使。

夷馆的相关查询

夷馆的意思解释、夷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