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iǎo chī  ]
  • ㄐ一ㄠˇ ㄔ
  • QE QAYG

角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鸱鸺的别名。其状如鸱,头有毛角,故称。又称猫头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鸱鵂的别名。其状如鸱,头有毛角,故称。又称猫头鹰。
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禽四·鸱鵂》:“角鴟、怪鴟……夜食鹰。其状似鴟而有毛角,故曰鴟,曰角。”
徐珂 《清稗类钞·动物·角鸱》:“角鴟,形与梟同,惟耳边有长毛如角……亦名鴟鵂,又称怪鴟,俗称猫头鹰。”
王西彦 《神的失落》二六:“听着那松林里角鸱的怪鸣,好像它在对全世界发咒,使我心里难受极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猫头鹰的别名。参见「猫头鹰」条。

角鸱(jiao chi)同音词

  • 1、交驰[jiāo chí ]

    1.交相奔走,往来不断。

  • 2、椒墀[jiāo chí ]

    1.宫殿的台阶。

  • 3、骄痴[jiāo chī ]

    1.天真可爱而不懂事。骄,通"娇"。

  • 4、骄侈[jiāo chǐ ]

    1.骄傲自大。 2.骄纵奢侈。

  • 5、骄耻[jiāo chǐ ]

    1.指骄横无行的人。

  • 6、娇痴[jiāo chī ]

    1.天真可爱而不解事。 2.谓撒娇装傻。

  • 7、浇弛[jiāo chí ]

    1.谓社会风气衰颓。 2.轻浮少礼。

  • 8、胶黐[jiāo chī ]

    1.即黐胶。用细叶冬青树皮制成的木胶﹐可以黏鸟。

  • 9、蛟螭[jiāo chī ]

    1.犹蛟龙。亦泛指水族。 2.指器物上的螭形图案。 3.指形似蛟龙的拐杖。

  • 10、角鵄[jiǎo chī ]

    1.鸱鸺的别名。鵄,同"鸱"。

角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鸱■"。 2.革囊。 3.借指春秋吴伍员。 4.指盛酒器。 5.即鸱夷子皮。 6.拇指。行酒令的手势。
  • 2、1.见"鸱夷"。
  • 3、1.谓丧失天良的行为。《书.吕刑》"蚩尤惟始作乱﹐延及于平民﹐罔不寇贼﹐鸱义奸宄。"孙星衍疏:"或今文'鸱义'为'消义'。《广雅.释诂》云:'消﹐灭也。'则'消义奸轨'﹐或为消义善而干轨法也。"一说谓盗贼状如鸱枭。参阅孔颖达《尚书正义》引汉郑玄说。
  • 4、1.亦作"鵄鸢"。 2.即鸱鸟。
  • 5、1.亦作"鵄张"。 2.像鸱鸟张翼一样。比喻嚣张,凶暴。
  • 6、1.谓气势威猛,相持对立。
  • 7、1.谓气势威猛地相持对立。
  • 8、1.象声词。形容撕纸声。
  • 9、1.如鸱蹲状,局促而瑟缩。
  • 10、1.指用革囊浮之于江的春秋吴人伍子胥。
  • 11、1.指恶水沟。语本唐韩愈《病鸱》诗:"屋东恶水沟﹐有鸱堕鸣悲。"
  • 12、1.身不动而回顾。古代养生术中的一种动作。
  • 13、1.即鸺鹠。 2.戴胜的异名。
  • 14、1.屋脊饰物和栏杆。
  • 15、1.即鸱吻。
  • 16、1.犹侈靡。鸱,用同"侈"。
  • 17、1.指鹞鹰。
  • 18、1.威猛的鸱鸟。苕,通"岧"。高貌。
  • 19、1.如鸱鸟昂首举视。形容凶狠贪戾的眼光。
  • 20、1.即鸱夷。革囊。
  • 21、1.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装饰性构件。外形略如鸱尾,因称。
  • 22、1.古代宫殿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。初作鸱尾之形,一说为蚩(一种海兽)尾之形,象征辟除火灾。后来式样改变,折而向上似张口吞脊,因名鸱吻。
  • 23、1.《庄子.秋水》:"惠子相梁……庄子往见之,曰:'南方有鸟,其名为鹓鶵,子知之乎?夫鹓鶵,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,非梧桐不止,非练实不食,非醴泉不饮。于是鸱得腐鼠,鹓鶵过之,仰而视之曰:"吓!"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?'"汉桓宽《盐铁论.毁学》:"今公卿以其富贵笑儒者,为之常行,得无若太山鸱吓鹓鶵乎?"后世即以"鸱吓"比喻恐人夺取己物而发出的怒声。
  • 24、1.见"鸱鸮"。

角鸱的相关查询

角鸱的意思解释、角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