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[ ɡōnɡ xù ɡōnɡ sūn ]
- ㄍㄨㄥ ㄒㄨˋ ㄍㄨㄥ ㄙㄨㄣ
- WC VNHE WC BI
- ABAC式
公婿公孙词语接龙
- 1、孙敖1.即孙叔敖。
- 2、孙曹1.三国时吴主孙权和魏主曹操的并称。
- 3、孙词1.谦逊的话。孙,通"逊"。
- 4、孙辞1.谦逊的言辞。孙,通"逊"。
2.犹遁辞。故意掩饰本意或避开正题的话。孙,通"逊"。
- 5、孙遁1.逃避,遁逃。孙,通"逊"。
- 6、孙儿1.儿子的儿子。常为祖父母对孙子的称呼或孙子对祖父母的自称。
- 7、孙妇1.孙媳妇。
- 8、孙弘1.即公孙弘。字季,西汉菑川人。少时为狱吏,年四十余始治《春秋公羊传》,以熟悉文法吏治,被武帝任为丞相,封平津侯。
- 9、孙接1.谓以谦逊的言辞态度待人接物。孙,通"逊"。
- 10、孙金1.《晋书.孙绰传》:"尝作《天台山赋》,辞致甚工。初成:,以示友人范荣期,云:'卿试掷地,当作金石声也。'"后因以"孙金"作孙绰的别称,亦用以指代文辞工丽的诗文。
- 11、孙郎1.指三国吴孙策。
2.指三国时吴主孙权。
- 12、孙犁小说家。河北安平人。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在冀中抗战学院、华北联大任教,并任《晋察冀日报》编辑。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。著有短篇小说《荷花淀》、《嘱咐》,长篇小说《风云初记》,小说散文集《白洋淀纪事》等。
- 13、孙刘1.三国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并称。
2.三国魏孙资和刘放的并称。
3.晋孙绰和刘惔的并称。二人皆为当时名士。事见《晋书》本传。
- 14、孙络1.人体中络脉的分支,即络脉中的细小部分。
2.借指事物的细微线索。
- 15、孙孟1.荀况与孟轲的并称。皆为战国时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。
- 16、孙谋1.顺应天下人心的谋略。孙,通"逊"。语出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"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"郑玄笺"孙,顺也……传其所以顺天下之谋,以安其敬事之子孙。"一说,"孙谋"是为子孙筹划的意思。朱熹集传:"谋及其孙,则子可以无事矣。"
- 17、孙囡1.方言。孙女儿。
- 18、孙女1.儿子的女儿。
- 19、孙庞1.孙膑和庞涓的并称。二人曾同学兵法。庞涓为魏惠王将军,忌妒孙膑的才能,诳他到魏国,施以膑刑。后孙膑秘密回到齐国,任齐威王军师,设计大败魏军于马陵。庞涓自刎而死。见《史记.孙子吴_列传》。
- 20、孙权即“吴大帝”。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。字仲谋,吴郡富春(今浙江富阳)人。东汉末,继父兄占据长江下游。公元208年,和刘备联合,大败曹操于赤壁。222年,又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。229年称帝,国号吴,都城建业(今江苏南京)。次年派卫温等率万人船队到夷洲(今台湾)。
- 21、孙让1.辞让。孙,通"逊"。
- 22、孙山1.宋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"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托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。先归,乡人问其子得失。山曰:'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'"后以孙山作为考末名的代称。名落孙山﹑孙山之外,皆谓不中。
- 23、孙叔1.即孙叔敖。春秋楚人,蔿氏,名敖,字孙叔,一字:艾猎。楚庄王时任令尹,注意发展生产,使楚日渐富强。邲之战,协助庄王指挥楚军,大败晋兵。事见《史记.楚世家》。
- 24、孙孙1.孙儿。多用于爱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