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ō mò  ]
  • ㄆㄛ ㄇㄛˋ
  • INTY LFOF
  • 动词

泼墨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中国画的一种画法,将墨挥洒在纸或绢上。墨如泼出,画面气势奔放。

splash-ink,a technique of Chinese ink-painting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中国画的一种技法。用水墨挥洒在纸上或绢上,随其形状进行绘画,笔势豪放,墨如泼出。

唐 陆龟蒙 《和五贶诗·华顶杖》:“拄访谭玄客,持看泼墨图。”
《宣和画谱·王洽》:“王洽 不知何许人,善能泼墨成画,时人皆号为 王泼墨。”
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画油画,他搞素描;你长青绿,他擅泼墨;你雕版画,他凿大理石。”

⒉  比喻天气或景物所呈现的暗黑色。

宋 陆游 《雪中》诗:“暮云如泼墨,春雪不成花。”
清 黄景仁 《真珠帘·花朝雨》词:“春阴泼墨人愁坐,把雨丝、牵下春雪如磨。”
吴组缃 《山洪》十:“近处山上茂密的树林蔚成大块大块的重色泼墨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一种中国山水画的画法。用笔蘸水著墨在画纸上,大片洒泼,将所描绘的物体形象表现于画纸。

如:「泼墨山水」。

泼墨(po mo)同音词

  • 1、珀末[pò mò ]

    1.琥珀粉。可作药用。

  • 2、破墨[pò mò ]

    1.中国山水画中一种渲染水墨的技法。即以水破浓墨而成淡墨,浓淡相间,以显示物象的界限轮廓,以求墨采的生动。

  • 3、魄莫[pò mò ]

    1.薄膜。指物之虚浮而不坚实者。魄,通"薄"。

泼墨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墨竹的雅称。
  • 2、1.谓对书画进行摹刻及用墨硾拓。
  • 3、对文人的通称:骚人墨客。
  • 4、1.墨画的兰。 2.兰的一种。花深紫如墨,故名。
  • 5、1.贪官污吏。
  • 6、1.翰墨之林。比喻诗文书画荟萃之处。宋王柏着有《墨林考》。
  • 7、1.墨线。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。 2.比喻规矩。
  • 8、1.深绿色。
  • 9、1.皇帝直接下达的诏书。
  • 10、1.墨画的梅。
  • 11、1.亦作"墨"。 2.古代象刑的一种。在犯人头上蒙以黑巾。
  • 12、①面目黑瘦:万家墨面没蒿莱。 ②古代的一种刑罚,在面额上刺字,染成黑色:髡首墨面以毁其容。
  • 13、1.精妙的文章。 2.精妙的书法。 3.精妙的绘画。
  • 14、1.指爱墨的癖好。
  • 15、1.上呈皇帝的手书奏启。
  • 16、1.文人的别称。 2.墨的戏称。
  • 17、1.墨刑。 2.对被刑者以墨涂面,不刺字。一说,即墨幪。
  • 18、1.墨的色泽。亦泛指如墨之色。
  • 19、1.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。参见"三十六国"。
  • 20、1.墨汁。 2.犹墨迹。 3.指学问。
  • 21、1.文人的别称。
  • 22、1.犹笔试。
  • 23、战国时墨子善于防守,因称善于守的人为墨守。后指固执拘泥,不会变通:墨守成规。
  • 24、1.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。《汉书.百官公卿表上》:"县令﹑长﹐皆秦官﹐掌治其县。万户以上为令﹐秩千石至六百石;减万户为长﹐秩五百石至三百石……秩比六百石以上﹐皆铜印黑绶。"《后汉书.蔡邕传》:"墨绶长吏﹐职典理人。"后因以"墨绶"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。

泼墨的相关查询

泼墨的意思解释、泼墨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