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zhēn zhì  ]
  • ㄓㄣ ㄓˋ
  • DWNF TDWY

斟雉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调治雉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调治雉羹。

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彭鏗 斟雉帝何饗?受寿永多,夫何久长?”
王逸 注:“彭鏗,彭祖 也,好和滋味,善斟雉羹,能事帝 尧,尧 美而饗食之。”
清 顾炎武 《前诗意有未尽再赋》之二:“斟雉未能觴帝后,薨鱼聊可事山君。”
清 曹寅 《和些山咏东轩竹见寄》之七:“技逊投壶天发笑,羹非斟雉鼎流香。”

斟雉(zhen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椹质[zhēn zhì ]

    1.箭靶。 2.砧。 3.指腰斩人时所用的垫板。

  • 2、诊治[zhěn zhì ]

    1.诊断治疗。

  • 3、真知[zhēn zhī ]

    1.正确而深刻的认识。

  • 4、真至[zhēn zhì ]

    1.谓情感真挚。

  • 5、真质[zhēn zhì ]

    1.本质﹐实质。 2.犹纯朴。

  • 6、真挚[zhēn zhì ]

    真诚恳切:他说时声泪俱下,感情很真挚。

  • 7、真智[zhēn zhì ]

    1.佛教语﹐亦称"根本智"﹑"无分别智"。指冥符佛家真理的智慧。

  • 8、榛枳[zhēn zhǐ ]

    1.泛指野生的灌木。形容道路阻绝难通。

  • 9、贞直[zhēn zhí ]

    1.忠贞正直。 2.正之使直。

  • 10、贞至[zhēn zhì ]

    1.谓坚贞高尚的道德修养。

斟雉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围猎雉的场地。
  • 2、1.见"雉门车"。
  • 3、1.犹雉堞。
  • 4、1.比喻情急乱窜。 2.雉受惊扰而逃窜时常藏头露尾﹐因亦比喻不能自圆其说。
  • 5、1.城上短墙。 2.泛指城墙。
  • 6、1.比喻藏身。
  • 7、1.肥美的野鸡肉。 2.泛指美味。
  • 8、1.雉鸣叫。 2.语本《书.高宗肜日序》﹕"高宗祭成汤﹐有飞雉升鼎耳而雊。"孔传﹕"耳不聪之异。"孔颖达疏﹕"雉乃野鸟﹐不应入室﹐今乃入宗庙之内﹐升鼎耳而鸣。孔以雉鸣在鼎耳﹐故以为耳不聪之异也……《汉书.五行志》刘歆以为鼎三足﹐三公象也﹐而以耳行﹐野鸟居鼎耳﹐是小人将居公位﹐败宗庙之祀也。"后因以"雉雊"为变异之兆。
  • 9、1.雉﹐野鸡。
  • 10、1.旧称下等妓女。
  • 11、1.山谷名。相传南朝梁罗子锺埋葬此处﹐化而为雉﹐故名。
  • 12、1.自缢。雉﹐通"絼"。
  • 13、1. 一种强健善走的鸟,嘴黑色,眼黄色,头顶灰色,颈和胸淡紫红色,腹白色,翅褐色有黑斑。
  • 14、1.干雉肉。
  • 15、1.雉门及库门。泛指宫阙。
  • 16、1.城楼。
  • 17、1.古代摴蒱戏五种采色中的两种。 2.代指博戏。
  • 18、1.为猎人所驯养用以诱捕野雉的雉。
  • 19、1.古代诸侯之宫门名。一说天子之宫门名。《礼记.明堂位》:"雉门,天子应门。"孙希旦集解引刘敞曰:"此经有五门之名,而无五门之实。以《诗》﹑《书》﹑《礼》﹑《春秋》考之,天子有皋﹑应﹑毕,无库﹑雉﹑路;诸侯有库﹑雉﹑路,无皋﹑应﹑毕。天子三门,诸侯三门,门同而名不同……《明堂位》所言,盖鲁用王礼,故门制同王门,而名不同也。"《周礼.天官.阍人》"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"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:"王有五门,外曰皋门,二曰雉门,三曰库门,四曰应门,五曰路门。"因泛指皇宫之宫门。 2.借指朝廷。
  • 20、1.城上短墙。
  • 21、1.雉尾部的长羽。
  • 22、1.见"雉头裘"。
  • 23、1.谓地方官施行仁政﹐德及禽鸟。乳﹐繁殖。典出《后汉书.鲁恭传》﹕"建初七年﹐郡国螟伤稼﹐犬牙缘界﹐不入中牟。河南尹袁安闻之﹐疑其不实﹐使仁恕掾肥亲往廉之。恭随行阡陌﹐俱坐桑下。有雉过﹐止其傍。傍有童儿﹐亲曰﹕'儿何不捕之?'儿言'雉方将雏'。亲瞿然而起﹐与恭诀曰﹕'所以来者﹐欲察君之政迹耳。今虫不犯境﹐此一异也﹔化及鸟兽﹐此二异也﹔竖子有仁心﹐此三异也。久留﹐徒扰贤者耳。'还府﹐具以状白安。"
  • 24、1.见"雉尾扇"。

斟雉的相关查询

斟雉的意思解释、斟雉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