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ánɡ lánɡ  ]
  • ㄌㄤˊ ㄌㄤˊ
  • GYV GYV
  • 形容词
  • AA式

琅琅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象声词,形容金石撞击的声音、响亮的读书声音等。

the sound of tinkling,reading aloud,etc.;

引证解释

⒈  象声词。形容清朗、响亮的声音。

汉 司马相如 《子虚赋》:“礧石相击,琅琅礚礚。”
唐 韩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嗟嗟 子厚,今也则亡。临絶之音,一何琅琅。”
宋 苏舜钦 《秀州通越门外》诗:“密树重萝覆水光,珍禽无数语琅琅。”
明 高启 《送高二文学游钱塘》诗:“读书闭阁人罕识,明月夜照声琅琅。”
赵光荣 《里湖纪游》诗:“天风一以吹,戛玉音琅琅。”

⒉  形容人品坚贞,高洁。

《文选·潘岳<马汧督诔>》:“慨慨 马生,琅琅高致,发愤囹圄,没而犹眡。”
李善 注:“《广雅》曰:‘琅琅,坚也。’”
晋 袁宏 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琅琅先生,雅杖名节,虽遇尘雾,犹振霜雪。”
《晋书·庾阐传》:“质清浮磬,声若孤桐,琅琅其璞,巖巖其峯。”

⒊  明朗,清朗。

晋 殷晋安 《文殊像赞》:“琅琅三达,如日之明;亹亹神通,在变伊形。”
清 姚鼐 《寄王禹卿》诗:“无因闻玉笛,烟月夜琅琅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状声词:(1)​ 形容金石相击的声音。(2)​ 形容清朗的读书声。清·蒋士铨〈鸣机夜课图记〉:「铨诵声琅琅然,与药鼎沸声相乱。」清·严复〈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〉诗:「孤山处士音琅琅,皂袍演说常登堂。」(3)​ 形容蛇皮鼓的声音。元·汤式〈风入松·题货郎担儿〉曲:「数声何处蛇皮鼓,琅琅过金水桥东。」也作「不琅琅」、「不朗朗」。

《晋书·卷九二·庾阐传》:「质清浮磬,声若孤桐,琅琅其璞,岩岩其峰。」

法语翻译

hellklingend, helltönend

琅琅(lang l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浪浪[lànɡ lànɡ ]

    1.流貌。 2.象声词。形容雨﹑水等流动的声音。

  • 2、朗朗[lánɡ lǎnɡ ]

    ①象声词,形容清晰响亮的声音:书声~ㄧ笑语~。 ②形容明亮:~星光ㄧ~乾坤。

  • 3、阆阆[lánɡ lánɡ ]

    1.高大空朗貌。

  • 4、榔榔[lánɡ lánɡ ]

    1.亦作"桹桹"。 2.挺拔貌。 3.象声词。

  • 5、硠硠[lánɡ lánɡ ]

    1.石相击声。 2.形容他物相击声。 3.坚强。

琅琅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古玉制乐器。
  • 2、1.亦作"琅铛"。 2.见"琅珰"。
  • 3、1.玉相击声。
  • 4、1.见"琅珰"。
  • 5、1.亦作"琅当"。亦作"琅铛"。 2.用铁链锁人。 3.指人带上镣铐。 4.指铃铎。 5.以喻铃状物。 6.象声词。 7.犹郎当。潦倒貌。
  • 6、〈书〉像珠子的美石。
  • 7、1.书匣的美称。 2.指道书。 3.犹华翰。
  • 8、1.亦作"琅华"。 2.琅玕树所开之花,常以美称白花。 3.特指白玉雕制的花。
  • 9、1.见"琅花"。
  • 10、1.见"琅嬛"。
  • 11、1.书箱的美称。
  • 12、1.道书。
  • 13、象声词,金石相击的声音、响亮的读书声音等。
  • 14、1.即琳琅。
  • 15、1.玉相击声。
  • 16、1. 神话中天帝藏书处。
  • 17、1.声音清朗貌。
  • 18、1.道家的书。 2.指史册。
  • 19、1.窗的美称。
  • 20、1.琅玕树上的霜花。
  • 21、1.犹朗诵。
  • 22、1.浪荡,放纵。
  • 23、1.亦作"琅琊"。亦作"琅琊"。 2.山名。在今山东省诸城县东南海滨。 3.山名。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。西晋伐吴,琅邪王司马伷曾率兵驻此,因名。 4.指秦始皇时于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。 5.指秦琅琊刻石。
  • 24、〈书〉神话中天帝藏书的地方。也作嫏嬛。

琅琅的相关查询

琅琅的意思解释、琅琅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