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ǎi wèi  ]
  • ㄅㄞˇ ㄨㄟˋ
  • DJ KFY

百味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各种食品和滋味。

⒉  旧木砧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服器·故木砧》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各种食品和滋味。

《文选·曹植<求自试表>》:“身被轻煖,口厌百味。”
吕向 注:“百味,谓调和百种也。”
《隋书·音乐志上》:“百味既含馨,六饮莫能尚。”
唐 韩愈 《苦寒》诗:“草木不復抽,百味失苦甜。”
清 潘荣陛 《帝京岁时纪胜·皇都品汇》:“京餚北炒,仙禄居百味争夸; 苏 膾南羹,玉山馆三鲜占美。”

⒉  旧木砧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服器·故木砧》。

百味(bai wei)同音词

  • 1、百为[bǎi wéi ]

    1.多种作为。

  • 2、百围[bǎi wéi ]

    1.极言树干之粗。亦借指大树。

  • 3、百伪[bǎi wěi ]

    1.各种诈伪。

  • 4、白薇[bái wēi ]

    1.多年生草本。根状茎丛生。茎直立﹐通常不分枝﹐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﹐椭圆形﹐两面均被白色绒毛。夏季开花﹐紫褐色﹐簇生于茎梢叶腋间。根和根状茎入药﹐有清热﹑凉血﹑利尿﹑解毒的功效。参阅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二.白薇》。

  • 5、白炜[bái wěi ]

    1.白气的光辉。指秋令之气。炜﹐同"辉"。

  • 6、白卫[bái wèi ]

    1.白色的驴。

  • 7、败胃[bài wèi ]

    1. 倒胃口。比喻看到或听到使人不快的事。

  • 8、拜位[bài wèi ]

    1.拜授官职。 2.祭祀时行礼的位置。

  • 9、拜慰[bài wèi ]

    1.亲临慰问的敬词。

百味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佛教谓六尘之一。谓饮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贪欲而污真性,故谓味尘。
  • 2、1.体味道的哲理;体察道理。 2.情味;意味。 3.滋味。 4.气味。
  • 3、1. 辨别味道的能力。
  • 4、1.橄榄的别名。又称馀甘果,以其初苦而终有甘味得名。
  • 5、一种调味品。具有强烈鲜味。有效成分为左旋谷氨酸钠。合理含量不低于80%。淀粉经微生物发酵而成。如添加1%~2%的肌苷酸及鸟苷酸,鲜味可增1~2倍以上,称特鲜味精或强化味精。可用作调味剂,也可供药用。
  • 6、辨别物体味道的感觉。舌面和口腔黏膜上的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官。基本味觉有甜、酸、苦、咸四种,其他味觉都由这四种基本味觉混合而成。
  • 7、1.犹胃口。指食欲。 2.比喻对事物的爱好。
  • 8、1.情味和情状。
  • 9、1.犹言用心细览。
  • 10、1.指接受味觉刺激的感受器。分布在舌头的表面,能辨别滋味。
  • 11、1.玩味欣赏。
  • 12、1.即味精。参见"味精"。
  • 13、1.对美味的嗜好。
  • 14、美思1. 即苦艾酒。一种以苦艾等香草加味的白葡萄酒,通常于餐前饮用。
  • 15、1.文字言辞之外的意境﹑情味。
  • 16、之素1.即味精。一种调味品。
  • 17、如鸡肋鸡肋:鸡的肋骨,没有肉,比喻无多大意味而又不忍舍弃的东西。比喻事情不做可惜,做起来没有多大好处。
  • 18、如嚼蜡象吃蜡一样,没有一点儿味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见“味同嚼蜡”。
  • 19、同嚼蜡象吃蜡一样,没有一点儿味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。
  • 20、撝诃1.见"撝呵"。
  • 21、撝呵1.亦作"撝诃"。 2.挥斥。引申为卫护。 3.指挥。
  • 22、撝挠1.摇摆﹐颤动。
  • 23、撝披1.犹挥洒。
  • 24、撝谦1.谓施行谦德。泛指谦逊。

百味的相关查询

百味的意思解释、百味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