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ènɡ bǎo  ]
  • ㄕㄥˋ ㄅㄠˇ
  • CFF PGY

圣宝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称“圣钱”。

⒉  太平天国称其货币为“圣宝”或“圣钱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称“圣钱”。 太平天囯 称其货币为“圣宝”或“圣钱”。

太平天囯 杨秀清 《答覆英人三十一条并质问英人五十一条诰谕》:“天囯 圣寳即将颁行,妖号之钱定将絶禁。”
太平天囯 李明成 《致英翻译官书》:“因承尊意,喜我囯造圣钱,嘱余给付,余亦不胜欢喜。”
太平天囯 李明成 《致英翻译官书》:“兹将我囯圣钱如托付呈银钱贰拾元,青钱拾元,祈麾下哂纳,留为粗玩,是所幸甚。”
《<中华文史论丛>增刊·太平天囯史料专辑·避难纪略》:“贼铸伪钱,前面有 太平天囯 四字,后面圣寳二字,或在孔之上下,或在孔之左右,无定式也。”

圣宝(sheng bao)同音词

  • 1、省薄[shěnɡ báo ]

    1.俭约。

  • 2、声爆[shēnɡ bào ]

    飞机作超声速飞行时产生的强压力波,传到地面后形成如同雷鸣的爆炸声。与飞行的速度、高度和航线,气象条件,接近地面的湍流等因素有关。声爆出现时间短暂,对地面的影响在户外一般不大,对室内压强变化虽小,但经过多次反射形成共鸣,持续时间较长,影响颇大。在城市上空,低于10千米高度常禁止作超声速飞行。

  • 3、生报[shēnɡ bào ]

    1.佛教谓来生受报应。三种因果报应之一。

  • 4、生剥[shēnɡ bāo ]

    1.活活把皮剥掉。 2.生吞活剥。谓剽窃。

  • 5、胜保[shènɡ bǎo ]

    清末将领。满洲镶白旗人。曾以内阁学士会办军务,参加围攻太平天国北伐军。因屡遭败绩,被称为“败保”。后在通州八里桥抵抗英法联军失败。1862年收降苗沛霖,杀害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。后赴陕西镇压回民起义,因“讳败为胜”被责令自杀。胜朝指被战胜而覆灭的前一朝代:胜朝遗老|避胜朝国号。

圣宝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珍爱。
  • 2、对小孩儿的爱称。
  • 3、①珍奇的东西。 ②(~儿)对小孩儿的爱称。 ③〈方〉疼爱;喜爱:老人可~这个孙子了。 ④无能或奇怪荒唐的人(含讽刺意):这个人真是个~!
  • 4、1.珍宝币帛。
  • 5、1.美玉。
  • 6、1.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。
  • 7、1.珍宝丝帛。
  • 8、1.装载珍宝的船。古代多指从事海外贸易的船舶。
  • 9、1.古乐器中贵重的小钟。
  • 10、1.财宝。指玉帛之类。
  • 11、储藏的珍宝或财富,多指矿产:发掘地下的~◇民间艺术的~真是无穷无尽。
  • 12、①储藏的珍宝财富,多指矿产:地下宝藏。 ②储藏财宝的库房: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。
  • 13、1.帝王用于上尊号或册立﹑册封的诏册。
  • 14、1.宝鼎神策。语本《史记.封禅书》:"黄帝得宝鼎神策。"后以"宝策"象征天命或社稷。
  • 15、1.首饰名。用金银珠宝制作的双股簪子。 2.见"宝钗楼"。
  • 16、1.指珍珠等宝物。
  • 17、1.僧道祝祷时念诵的经文。忏,梵语的省译。
  • 18、1.元﹑明﹑清三代发行的一种纸币。元世祖中统元年十月始行"中统宝钞",面值自十文至二贯文,共九等。至元二十四年发行"至元通行宝钞",自五文至二贯文,共十一等。明洪武八年发行"大明通行宝钞",自一百文至一贯,共六等﹐流行一百多年。清咸丰三年,亦曾发行"大清宝钞"。参阅《元史.食货志一》﹑《明史.食货志五》﹑《清史稿.食货志五》。
  • 19、1.佛教语。用七宝装饰的车,喻一乘之法,谓可以载众生到达彼岸。 2.泛指华贵的车。
  • 20、1.可器重信赖之臣。
  • 21、1.坚固的城郭。 2.珍宝丰富之城。 3.皇帝陵墓四周的墙垣。
  • 22、1.佛教语。即宝车。
  • 23、1.珍重保存。
  • 24、1.唐代皇帝赐予大臣的尺子。寓治事务求公平合理之意。

圣宝的相关查询

圣宝的意思解释、圣宝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