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ān xìnɡ  ]
  • ㄕㄢ ㄒ一ㄥˋ
  • MMM SKF

山杏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山中野杏。

⒉  酒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山中野杏。

唐 白居易 《西省对花因寄题东楼》诗:“最忆东坡红烂熳,野桃山杏水林檎。”
宋 苏轼 《和王晋卿送梅花》:“江梅山杏为谁容?独笑依依临野水。”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果一·杏》[集解]:“苏颂 曰:‘山杏不堪入药。’ 宗奭 曰:‘山杏辈只可收仁用耳。’”

⒉  酒名。

宋 曾巩 《东津归催吴秀才寄酒》诗:“君厨山杏旧所识,速致百壶须灧灧。”

山杏(shan x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单姓[shàn xìnɡ ]

    1.只用一个字的姓。与复姓相对。

  • 2、缮性[shàn xìnɡ ]

    1.涵养本性。

  • 3、擅兴[shàn xìnɡ ]

    1.无诏旨擅自发兵。 2.见"擅兴发"。

  • 4、擅行[shàn xínɡ ]

    1.擅自作为;擅自施行。

  • 5、善星[shàn xīnɡ ]

    1.岁星的别名。即木星。

  • 6、善行[shàn xínɡ ]

    1.美好的品行;美好的行为。 2.善于行路。 3.慈善的举动。

  • 7、善性[shàn xìnɡ ]

    1.谓人善良的本性。语本《孟子.告子上》:"人性之善也,犹水之就下也。"又:"此天之所与我者,先立乎其大者"汉赵岐注:"谓生而有善性也。"

  • 8、扇形[shàn xínɡ ]

   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。扇形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称为扇形的顶角。

  • 9、山行[shān xínɡ ]

    1.在山中行走。

  • 10、山形[shān xínɡ ]

    1.山的形态;山势。

山杏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杏花。
  • 2、1.亦称"杏膏"。 2.用杏实炮制成的脂膏。
  • 3、1.杏花雨。
  • 4、1.杏树园。 2.园名。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郊大雁塔南。唐代新科进士赐宴之地。 3.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。 4.古黄河渡口名。唐郭子仪曾自此渡河讨安庆绪。今为河南省汲县杏园镇。
  • 5、1.杏树园林。 2.泛指新科进士游宴处。
  • 6、1.黄而微红的颜色。参见"杏黄旗"﹑"杏黄伞"。
  • 7、1.杏黄色的精美纸张。
  • 8、1.即杏酒。
  • 9、1.以杏子为主要原料酿成的酒。
  • 10、1.杏仁粥。古代多为寒食节食品。隋杜台卿《玉烛宝典·二月仲春》:"寒食又作醴酪……酪,捣杏子人煮作粥。"注:"今世悉作大麦粥,研杏人为酪。"
  • 11、1.植有杏树的篱落。
  • 12、1.旧时酒店前悬挂的酒幌。
  • 13、1.形容女子白里透红的美丽容颜。
  • 14、1.文杏木所制的屋梁,言其屋宇的高贵。汉司马相如《长门赋》:"刻木兰以为榱兮,饰文杏以为梁。"
  • 15、1.相传三国吴董奉隐居庐山,为人治病不取钱,但使重病愈者植杏五株,轻者一株,积年蔚然成林。后因以"杏林"代指良医,并以"杏林春满"﹑"誉满杏林"等称颂医术高明。 2.杏树林。
  • 16、1.梅树的一种。
  • 17、1.杏核中的仁。可食用,亦可入药。
  • 18、1.指杏花。 2.形容女子白里透红的脸。
  • 19、1.谓杏的花苞凋落。喻婴儿夭折。
  • 20、1.松树的一种。
  • 21、①相传为孔子讲学处。因泛指授徒讲学的地方:杏坛设教。 ②道家指修炼之所。
  • 22、1.茶汤名。
  • 23、1.甜杏粥。
  • 24、1.晋葛洪《神仙传.董奉》:"奉居山不种田,日为人治病,亦不取钱,病重愈者,使栽杏五株,轻者一株。如此数年,计得十万余株,郁然成林,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,卒不生草,常如芸治也。后杏子大熟,于林中作一草仓,示时人曰:'欲买杏者,不须报奉,但将谷一器,置仓中,即自往取一器杏去。'……奉每年货杏得谷,旋以赈救贫乏,供给行旅不逮者,岁二万余斛。"后因以"杏田"为隐者为民谋益的典实。

山杏的相关查询

山杏的意思解释、山杏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