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í qì  ]
  • ㄘㄨˋ ㄐ一ˊ
  • KHHC KHAJ

踧踖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

引证解释

⒈  恭敬而不安的样子。

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君在,踧踖如也。”
《后汉书·东平宪王苍传》:“臣惶怖战慄,诚不自安,每会见,踧踖无所措置。”
冰心 《冬儿姑娘·我们太太的客厅》:“陶先生 仍旧踧踖的含糊的答应了一声。”

⒉  徘徊不进貌。

宋 司马光 《上皇太后疏》:“彷徨而不自安,踧踖而不敢进。”
清 陈允衡 《江上寄答》诗:“怀刺宾在堂,将前还踧踖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恭敬而不安的样子。

《论语·乡党》:「君在,踧踖如也。」
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「毅踧踖而受爵,饮讫,复以二觞奉二君。」

法语翻译

sich ehrfurchtsvoll nähern (V)​

踧踖(di qi)同音词

  • 1、踶跂[dì qì ]

    1.用尽心力,勉力行之的样子。

  • 2、抵欺[dǐ qī ]

    1.欺瞒。

  • 3、抵諆[dǐ qī ]

    1.诋毁。

  • 4、嫡妻[dí qī ]

    1.正妻。

  • 5、抵弃[dǐ qì ]

    1.弃掷;抛却。

  • 6、底漆[dǐ qī ]

    1.供表面涂层下使用的漆。如:红铅底漆(俗称红铅油)。2.给车辆的下部表面涂专用防水漆。3.用来填平表面不平处的底层油漆。4.往准备油漆的表面施用的第三层漆。如:这家具底漆没上好。

  • 7、底气[dǐ qì ]

    1.说、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。2.基本的信心和力量。如:以我的能力和水平来干这件事,感到有点底气不足。

  • 8、底弃[dǐ qì ]

    1.低劣无用。

  • 9、涤汔[dí qì ]

    1.洗荡。

  • 10、涤器[dí qì ]

    1.洗涤器物。 2.盥器,洗涤的器具。

踧踖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恭敬而又局促不安。 2.徘徊不进貌。
  • 2、1.恭敬而敏捷貌。 2.惶惧不安貌。 3.惭愧貌。
  • 3、1.局促,拘束。
  • 4、1.踩踏,践踏。
  • 5、1.喻指艰难困顿。
  • 6、1.古地名。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南。
  • 7、1.敏捷而恭敬貌。 2.惶惧不安貌。
  • 8、鼜鼓1.古代巡夜戒守所击之鼓。
  • 9、稽首1.古时一种跪拜礼﹐叩头至地﹐是九拜中最恭敬者。 2.犹赔罪。 3.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。
  • 10、稽首磕头到地。古时表示极其恭敬的一种跪拜礼:再拜稽首|宣子拜稽首焉。
  • 11、觭介1.单独,偏于一面。
  • 12、觭梦1.怪异的梦。
  • 13、觭偶1.奇偶。单为奇,双为偶。引申为抵牾不合。觭偶之辞,为当时辩论主题之一。
  • 14、觭日1.单日。
  • 15、觭重1.偏重。
  • 16、稘岁1.周年。
  • 17、稘月1.一整月﹐匝月。
  • 18、攲侧1.倾斜。
  • 19、攲斜1.邪曲不正。 2.倾斜。
  • 20、敧侧1.偏在一边;倾斜。
  • 21、敧倒1.歪斜翻倒。
  • 22、敧器1.即欹器。古代一种倾斜易覆的礼器。置于座右以戒满。
  • 23、敧倾1.倾斜。
  • 24、敧缺1.犹交错。敧,通"倚"。

踧踖的相关查询

踧踖的意思解释、踧踖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