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”原谓献身。后用作出仕之典。
⒈ 原谓献身。后用作出仕之典。
引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事父母能竭其力,事君能致其身,与朋友交言而有信。”唐 杜甫 《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》之七:“长安 卿相多少年,富贵应须致身早。”
⒈ 委身、托身。
引唐·杜甫〈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〉七首之七:「长安卿相多少年,富贵应须致身早。」
近献身 委身
1.陈述。
1.犹安身;存身。
1.伸直的身躯。 2.以直道立身。 3.古代一种日常所穿的长衫。 4.指明代内官服饰之一种。
1.敬慎。
1.独自一人。
1.典押人身。
1.质对审讯。
1.犹修身。
1.犹纵身。
1.存身。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或场合。
致身的意思解释、致身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