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ínɡ ér shànɡ  ]
  • ㄒ一ㄥˊ ㄦˊ ㄕㄤˋ
  • GAE DM H

形而上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省作“形上”。

⒉  无形;抽象。

⒊  指精神方面,心理上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省作“形上”。

⒉  无形;抽象。

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
宋 朱熹 《答黄道夫》:“天地之间有理有气。理也者,形而上之道也,生物之本也;气也者,形而下之器也,生物之具也。”
清 戴震 《<孟子>字义疏证》卷中:“形谓已成形质。形而上犹曰形以前,形而下犹曰形以后。阴阳之未成形质,是谓形而上者也,非形而下明矣。”
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道器》:“成人成物,生天生地,岂后天形器之学所可等量而观,然《易》独以形上、形下发明之者,非举小不足以见大,非践跡不足以穷神。”

⒊  指精神方面,心理上。
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倘其不安物质之生活,则必有形上之需求。”
张天翼 《皮带》一:“总而言之想争气,想对他们来一种形而上的报复,他非爬上去做个‘高’点的人不可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超乎形体之外者,即超经验界或本体界的事物。相对于形而下而言。

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形而上者谓之道。」

形而上词语接龙

  • 1、①佛教名词。即“大乘”。佛教的主要流派之一。《宝积经》:“诸佛如来,正真正觉,所行之道,彼乘名为大乘,名为上乘。” ②指高妙的境界或上等的事物(多用于文艺、技艺方面):上乘之作|所谓大巧若拙,书家之上乘也|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,落了言诠,已非上乘。
  • 2、1.见"上池水"。
  • 3、齿1.长在口腔前部的牙齿。指门齿﹑犬齿。 2.敬老。上,通"尚"。齿,指高年。
  • 4、1.即上巳。古代风俗,农历三月上巳日,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,故称。
  • 5、1. 到床上去。
  • 6、1.孟春。指农历正月。
  • 7、1.昆虫和甲壳动物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的上面的或者前方的唇,包括单一的一块或者一片,紧接着上颚的前方或者上面。2.一些兰花唇瓣的顶生裂片。3. 一个上唇鳞片或者板。
  • 8、1.上等中的次等。 2.前次,上回。
  • 9、1.将老的家蚕上草束吐丝结茧。又名"上山"。
  • 10、1.古谓士君子修养德性,务求通达于仁义。 2.谓上知天命。 3.上进,向上发展。 4.谓下情达于君上。
  • 11、1.指夏商周及其以前的时代。 2.前代;前辈。
  • 12、1.受骗吃亏。
  • 13、1.大盗。
  • 14、1.君上之道。 2.玄妙之道。 3.指太阳近北极的轨道。 4.通衢,大路。
  • 15、1.至德;盛德。 2.指帝德。 3.借指帝王。 4.崇尚德行。上,通"尚"。
  • 16、1.点灯。多用以指入夜时。
  • 17、1.指三层台阶中的最高一级。 2.等级高的或品质优异的。
  • 18、1.上等第宅。多指公卿的官邸或私宅。
  • 19、1.肥沃的土地。 2.古地区名。
  • 20、上等的宾客;尊贵的客人:待为上宾|敬若上宾。
  • 21、1.代表君主接待贵宾的高级司仪。由主国政之卿充任。
  • 22、1.谓用兵之上策。《孙子.谋攻》:"故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下政攻城。"张预注:"言以奇策秘算取胜于不战,兵之上也。"
  • 23、1.指下午三时。
  • 24、簿1.谓呈递文状,接受审问或质讯。

形而上的相关查询

形而上的意思解释、形而上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