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īn áo  ]
  • ㄐ一ㄣ ㄠˊ
  • QQQ GQTG

金鳌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金鳌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金鰲”。 神话中海中金色巨龟。一说,巨鳖。见《楚辞·天问》“鼇戴山抃,何以安之” 汉 王逸 注。

唐 王建 《宫词》之一:“蓬莱 正殿压金鼇,红日初生碧海涛。”
宋 柳永 《巫山一段云》词:“几回山脚弄云涛,彷彿见金鼇。”

⒉  比喻地位高贵者。

明 方孔炤 《苍天》诗:“万岁山 折苍天崩,金鰲社鼠同一坑。”

⒊  比喻临水山丘。

宋 陆游 《平云亭》诗:“满榼芳醪何处倾?金鼇背上得同行。”
元 张可久 《湘妃怨·德清观梅》曲:“一去 孤山 路,重来 何水曹,醉上金鼇。”
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背踏金鰲,忆南都之石黛。”

⒋  山名。在 浙江省 临海市 东南一百二十里海中。 宋 建炎 四年 金 兵至, 高宗 泛海泊此。后 文天祥 随少主航海,亦驻泊于此。

清 黄宗羲 《黄季真先生墓志铭》:“粤稽 建炎,狩于 金鰲。”

金鳌(jin ao)同音词

  • 1、矜傲[jīn ào ]

    1.犹倨傲。

  • 2、禁奥[jìn ào ]

    1.宫禁深密之处。

  • 3、进廒[jìn áo ]

    1.粮仓的各个分间。

  • 4、金獒[jīn áo ]

    1.猎犬的美称。

金鳌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鳌背"。 2.借指大海。
  • 2、1.比喻上矗的峰峦。
  • 3、1.《楚辞.天问》:"鳌戴山抃,何以安之?"后以"鳌抃"形容欢欣鼓舞。
  • 4、1.亦作"鳌波"。 2.巨浪。
  • 5、1.神话传说谓渤海之东有大壑,其下无底,中有五座仙山,常随潮波上下漂流。天帝恐五山流于西极,失群仙之居,乃使十五巨鳌轮番举首戴之,五山才峙立不动。见《列子.汤问》。《楚辞.天问》﹕"鳌戴山抃﹐何以安之?"后以比喻负荷重任。
  • 6、1.神话传说谓天帝使十五只巨鳌轮番顶戴五座仙山,而伯龙之国巨人则一钓而连六鳌。见《列子.汤问》。后因以"鳌钓"比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。
  • 7、1.亦作"鳌峰"。 2.指翰林院。 3.指江海中的岛屿。因如巨鳌背负山峰,故名。
  • 8、1.亦作"鳌宫"。 2.指禁中宫殿。因宫殿陛石镌刻巨鳌,故名。
  • 9、1.大海。传说中鳌为海中神龟,因称。
  • 10、1.亦作"鳌极"。 2.神话传说中指女娲断鳌足所立的四极天柱。
  • 11、1.犹鼎甲。状元﹑榜眼﹑探花的合称。
  • 12、1.亦作"鳌禁"。 2.翰林院的别称。
  • 13、1.海上仙山。
  • 14、1.皇帝的宫殿。
  • 15、1.亦作"鳌山"。 2.堆成巨鳌形状的灯山。 3.山名。在湖南省常德市北。
  • 16、1.指翰林学士院。
  • 17、1.传说中以鳌足为天柱所支撑的天体。
  • 18、1.亦作"鳌头"。 2.唐宋时翰林学士﹑承旨等官朝见皇帝时立于镌有巨鳌的殿陛石正中,因称入翰林院为上鳌头。 3.借指状元。
  • 19、1.翰林院和龙图阁。均为古代中央重要机构。
  • 20、1.翰林院的别称。
  • 21、1.亦作"鳌鱼"。 2.鳌的俗称。
  • 22、1.传说中的海上仙山。
  • 23、1.传说中指天柱。
  • 24、1.传说中女娲用作天柱的大龟四足。 2.器物上做成龟足形状的底脚。

金鳌的相关查询

金鳌的意思解释、金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