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学校。
引沉惟贤 《<万国演义>序》:“即黌塾之师,用以发明事理,啟牖来学,亦於是乎汲汲焉。”引申为在校读书、学习。 梁启超 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“彼夫缀学之子,黌塾之暇,其手《红楼》而口《水滸》,终不可禁。”
1.宽容;宽大。
1.巨著。 2.对别人书信的敬称。
1.旧谓中央政权的显要之职。宋代常指枢密使。
1.见"鸿疏"。
1.高超的方术。
1.宏伟的建树。
甘薯的通称。
1.盛开红花之树。 2.指经霜叶红之树,如枫树等。
黉塾的意思解释、黉塾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