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ì zhǔ  ]
  • ㄐ一ˋ ㄓㄨˇ
  • YF KNT

计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设法嘱托。指行贿,通关节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设法嘱托。指行贿,通关节。

宋 汪应辰 《请免卖寺观趱剩田书》:“至于田之肥瘠,地之远近,孰为当留,孰为当卖,利害所在,其间计嘱欺隐,何所不有。”
明 王錂 《寻亲记·报捷》:“他计嘱官司,把你爹屈招认罪。”

计嘱(ji zhu)同音词

  • 1、机杼[jī zhù ]

    ①〈书〉指织布机。 ②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:自出~。

  • 2、季主[jì zhǔ ]

    1.汉代卜筮者司马季主。《史记.日者列传》:"司马季主者,楚人也。卜于长安东市。"后用以指代卜筮者。 2.季王。

  • 3、肌注[jī zhù ]

    1. 肌肉注射的简称。

  • 4、髻珠[jì zhū ]

    1.佛教语。国王发髻中的明珠。语本《法华经.安乐行品》:"此《法华经》,是诸如来第一之说,于诸说中,最为甚深,末后赐与,如彼强力之王,久护明珠,今乃与之。"佛教因以"髻珠"比喻第一义谛﹑甚深法义。

  • 5、济助[jì zhù ]

    1.救助;帮助。

  • 6、稽诛[jī zhū ]

    1.稽延讨伐。语出《韩非子.难四》:"稽罪而不诛﹐使渠弥含憎惧死以僥幸。"

  • 7、赍助[jī zhù ]

    1.亦作"賷助"。 2.资助。

  • 8、极诛[jí zhū ]

    1.诛杀。极,通"殛"。

  • 9、极烛[jí zhú ]

    1.遍照。

  • 10、脊柱[jǐ zhù ]

    人和脊椎动物背部的主要支架。人的脊柱由33个椎骨构成,形状像柱子,在背部的中央,中间有椎管,内有脊髓。脊柱分为颈、胸、腰、骶、尾五个部分。有的地区叫脊梁骨(jǐ·liɑnggǔ)。

计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嘱其牵扳。
  • 2、1.托付。 2.吩咐;叮嘱。
  • 3、1.叮嘱,吩咐。
  • 4、1.犹叮咛。
  • 5、1.嘱托寄命。
  • 6、1.嘱托请求。
  • 7、1.口嘱心传。
  • 8、1.亦作"嘱托"。 2.关说。 3.托付。
  • 9、1.嘱告。
  • 10、1.嘱托致意。
  • 11、朝离1.即株离。古东方少数民族乐名。
  • 12、枓栱1.斗栱。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,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。
  • 13、藷藇1.即薯蓣。
  • 14、藷芋1.即藷藇。
  • 15、藷蔗1.甘蔗。
  • 16、鸀琟1.同"鸀鳿"。 2.鸟名。
  • 17、主诉1.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。2.主要的诉讼。
  • 18、主题也叫“主题思想”。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。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。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,也可以有多个主题。
  • 19、主体①事物的主要部分:合唱队以中学生为主体|主体工程已经竣工。 ②见“主体与客体”。
  • 20、主土1.古代诸侯王始封时,取天子所授之土立为国社而奉之,谓之主土。 2.古代指掌管山川土地和百物生长之事。
  • 21、主王1.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。
  • 22、主桅1. 帆船上首要的桅,通常从船首数起第二根桅。
  • 23、主维1.犹言作主。
  • 24、主位1.君主的权位。 2.主人的席位。 3.谓谨于职守,安于本位。 4.语法名词。主语所在的位置。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﹑句作句子成分时,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。这些位置可分为:主位﹑宾位﹑补(表)位﹑领位﹑副位﹑同位和呼位。在主位的,为陈述的对象,即主语。

计嘱的相关查询

计嘱的意思解释、计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