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ī zǎi  ]
  • ㄒ一 ㄗㄞˇ
  • CS PUJ

牺宰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古代祭祀时掌管牺牲的官吏。

明 何景明 《郊观二十二韵》:“玉輦临牺宰,珍饈走膳夫。”

牺宰(xi zai)同音词

  • 1、细崽[xì zǎi ]

    1.即西崽。旧称欧美人在我国开设的洋行﹑西式餐馆所雇的男仆,有贬意。

  • 2、熙载[xī zǎi ]

    1.弘扬功业。语本《书.舜典》:"舜曰:'咨四岳,有能奋庸熙帝之载。'"孔传:"载,事也。访群臣有能起发其功,广尧之事者。"

  • 3、西崽[xī zǎi ]

    1.亦作"西仔"。 2.旧时指在洋行或西式餐馆等行业中服杂役的中国人。限于男性﹐带有鄙视的意思。

  • 4、西仔[xī zǎi ]

    1.见"西崽"。

牺宰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宰相的名位。
  • 2、1.冢宰的属吏。
  • 3、1.掌治民众。
  • 4、1.坟墓上的树木。语出《公羊传.僖公三十三年》:"秦伯怒曰:'若尔之年者,宰上之木拱矣。'"何休注:"宰,冢也。"
  • 5、1.宰辅。
  • 6、1.宰相的权柄。
  • 7、1.为帝王主管膳食的官吏。 2.帝王的重臣;宰相。
  • 8、1.宰予和端木赐的并称。二人都是孔子弟子,以辞令见长。
  • 9、1.傣族敬神用的一种蜡条。
  • 10、1.犹宰相。
  • 11、1.周代天官冢宰的属官。 2.古代掌管膳食的小吏;厨师。 3.指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。
  • 12、1.宰相办公之所。
  • 13、1.辅政的大臣。一般指宰相。
  • 14、1.复姓。孔子弟子有宰父黑。见《孔子家语.七十二弟子解》。
  • 15、①屠宰;宰杀:生平宰割,不可胜计。比喻分割、支配:宰割天下,分裂山河。 ②压迫;欺凌:岂可任人宰割。
  • 16、1.对县令的尊称。
  • 17、1.周代冢宰的属官。 2.泛指官吏。 3.特指县官。
  • 18、1.高官,权贵。
  • 19、1.《汉书.平帝纪》:"夏,皇后见于高庙,加安汉公号曰'宰衡'。"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"周公为太宰,伊尹为阿衡,采伊周之尊以加莽。"后以指宰相。 2.作动词。指为相。
  • 20、1.冢宰佐王进行的祭祀。
  • 21、1.主宰;掌治。 2.指掌握治国大权的人。
  • 22、1.古官名。掌管接待宾客﹑祭祀﹑饮宴时供应酒食祭品等事务。
  • 23、1.对知县的敬称。
  • 24、1.明清之际思想家﹑科学家称研究社会政治﹑教育﹑伦理等为"宰理"。见清方以智《通雅.音义杂论》。

牺宰的相关查询

牺宰的意思解释、牺宰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