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ān jiǎ  ]
  • ㄘㄢ ㄐ一ㄚˇ
  • CD WNH

参假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销假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销假。

宋 司马光 《乞进呈文学第二札子》:“然臣既参假治事,若不以时入对,面尽愚忠,少裨万一,则与未参假时无异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一:“不止一日,到了学中,参了假,仍旧归斋,读书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旧时休假归来,参拜师长、上司,以示销假,称为「参假」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一》:「不止一日,到了学中,参了假,仍旧归斋读书。」

参假(can jia)同音词

  • 1、蚕家[cán jiā ]

    1.养蚕的农家。

  • 2、参加[cān jiā ]

    1.交加。 2.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。 3.犹提出,表示。

  • 3、参驾[cān jià ]

    1.配有副马的车。参,通"骖"。

  • 4、骖驾[cān jià ]

    1.三匹马驾的车子。泛指车马。 2.驾御。

  • 5、餐痂[cān jiā ]

    1.亦作"飡痂"。 2.吞食疮痂。语本《宋书.刘邕传》:"邕所至嗜食疮痂,以为味似鳆鱼。"

参假词语接龙

  • 1、跟事物本质不符合的表面现象:擦亮眼睛,不要被~所迷惑。也作假相。
  • 2、1.托身;化身。
  • 3、1.休假。
  • 4、1. 为诬陷人而虚构的案件。
  • 5、1.见"假版"。
  • 6、1.亦作"假板"。 2.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;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。受任命者称假版官。 3.指权宜任命的证书。
  • 7、为了使人错认而装扮成跟本人不同的另一种人或另一个人;化装:他~什么人,就像什么人。
  • 8、1.诽谤。
  • 9、1.借来的城池。
  • 10、1.作假;虚构。
  • 11、1.虚假的延续。
  • 12、牙齿脱落或拔除后镶上的牙,多用瓷或塑料等制成。
  • 13、1.暂且延缓。
  • 14、1.虚言,假话。
  • 15、1.宽纵;宽容。
  • 16、①虚假的心意:虚情~。 ②故意(表现或做出):他~笑着问,‘刚来的这位是谁呢?’
  • 17、1.暂时安葬。
  • 18、1.封建时代称以归隐为名,而实为欺世盗名的所谓隐士及其行为。
  • 19、1.鸨母。
  • 20、1.假借事物作比喻。
  • 21、1.见"假黄钺"。
  • 22、1.见"假葬"。
  • 23、1.亦作"假塟"。 2.谓暂时浅埋以待改葬。
  • 24、1.即使,如果。

参假的相关查询

参假的意思解释、参假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