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ěi lù  ]
  • ㄅㄟˇ ㄌㄨˋ
  • UX BGB

北陆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北方之地。

⒉  即虚宿。位在北方,为二十八宿之一。

⒊  指夏历十二月或冬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北方之地。

北周 庾信 《枯树赋》:“东海有白木之庙,西河有枯桑之社,北陆以杨叶为关,南陵以梅根作冶。”
倪璠 注:“北陆,北方之地也。”
唐 杨炯 《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》:“每至南方二月,草树华滋,北陆三秋,风烟摇落;莫不列苹繁於上席,行礼敬於质明,奠椒桂於中尊,敬神明於如在。”

⒉  即虚宿。位在北方,为二十八宿之一。

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。”
孔颖达 疏:“日在北陆,为 夏 之十二月也。十二月,日在玄枵之次……於是之时,寒极冰厚,故取而藏之也。”
《尔雅·释天》:“玄枵,虚也;顓頊之虚,虚也。北陆,虚也。”
郭璞 注:“虚星之名凡四。”
《汉书·律历志下》:“是故日行北陆谓之冬。”

⒊  指夏历十二月或冬天。

唐 刘禹锡 《上门下裴相公启》:“授鉞於西顥之半,策勋於北陆之初。”
宋 王禹偁 《火星中而寒暑退赋》:“至若北陆兇残,人斯鲜懽,层冰飞雪以俱至,挟纊重裘而图安。”
清 姚鼐 《感春杂咏》之三:“北陆既藏冰,西宅復寅饯。”

北陆(bei lu)同音词

  • 1、贝辂[bèi lù ]

    1.古代诸公九辂之一。其车以贝为饰。

  • 2、备录[bèi lù ]

    1.详细记录;全部记载。

  • 3、陂路[bēi lù ]

    1.湖岸﹐塘堤。

  • 4、孛辘[bèi lù ]

    1.雷声。

  • 5、北虏[běi lǔ ]

    1.古代对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蔑称。

  • 6、北路[běi lù ]

    1.北方之路。 2.泛指北方地区。 3.特指新疆北部地区。

  • 7、倍禄[bèi lù ]

    1.俸禄加倍。 2.背弃利禄。倍,通"背"。

  • 8、被炉[bèi lú ]

    1.旧时适用于床褥间的一种取暖炉。

北陆词语接龙

  • 1、汉初大臣。楚国人。有辩才。曾出使南越,封赵佗为南越王,令称臣奉汉约。拜为太中大夫。常向高祖推荐诗书,谏劝高祖唯有文武并用才是长治久安之术。并先后为高祖著文十二篇,总结秦亡汉兴教训,名为《新语》。吕后专权后,遂称病家居。后助陈平诛吕氏,拥立文帝。文帝时再使南越,说服赵佗去除僭越之仪,尊奉汉帝。
  • 2、1.陆路﹐陆地。
  • 3、1.居处陆上。
  • 4、在陆地上作战的军种。现代陆军主要由步兵、装甲兵、炮兵、陆军防空兵、陆军航空兵和工程兵、通信兵、化学兵(防化兵)、电子对抗部队等兵种及专业部队组成。有的国家的陆军还包括空降兵、铁道兵和特种任务作战部队等。通常按集团军(军)、师(旅)、团、营、连、排、班的序列编制。主要装备包括步兵武器、汽车、坦克、装甲车、火炮、导弹(火箭)、直升飞机等。能独立作战,也能与海军、空军联合作战,突击力、机动性强。
  • 5、1.指南朝陈后主宠臣陆瑜。
  • 6、①色彩繁杂绚丽:光怪陆离|陆离斑驳。 ②长的样子:带长铗之陆离兮。 ③分散的样子:毛群陆离,羽族纷泊。
  • 7、1.长剑低昂貌。
  • 8、①跳跃奔走的样子:陆梁进退,与天命争衡。 ②嚣张,跋扈。
  • 9、1.高平之地。
  • 10、1.犹碌碌。无所作为貌。 2.象声词。
  • 11、1.旱路﹔陆地通行的道路。对水路而言。
  • 12、1.犹掳掠。
  • 13、1.沉沦﹔不得志。
  • 14、1.早种的麦。
  • 15、1.陆地上的城门。对水城门而言。
  • 16、1.谓陆地沉陷。
  • 17、1.南朝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﹕"越中有王氏之橘园﹐胡氏之梅山﹐贺氏之瓜丘。吴中有陆家白莲﹐顾家斑竹。"后以"陆藕"泛指洁白的莲花。
  • 18、1.晩唐诗人陆龟蒙和皮日休的并称。
  • 19、1.陆上通道。
  • 20、1. 生长在陆地上或生活、活动在陆地上。如:陆上动物。如:陆上鸟类。
  • 21、1.见"陆沉"。
  • 22、1.犹陆军。
  • 23、1.指三国吴陆玑的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。
  • 24、1.陆地运送。

北陆的相关查询

北陆的意思解释、北陆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