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ū zǒu  ]
  • ㄑㄨ ㄗㄡˇ
  • FHQ FHU

趋走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礼。小步疾行,以示庄敬。

⒉  谓奔走服役。

⒊  指奔走执役者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礼。小步疾行,以示庄敬。

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孔子 再拜趋走,出门上车,执轡三失,目芒然无见,色若死灰。”
明 刘基 《春秋明经·齐仲孙来齐高子来盟》:“谓之以忠,则不以趋走承顺为恭,而以责难陈善为敬也。”

⒉  谓奔走服役。

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昔昔梦为人僕,趋走作役,无不为也。”
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蒙大王鸿恩,得君臣相保,愿得入备扫除,出给趋走,臣之愿也。”
唐 杜甫 《官定后戏赠》诗:“老夫怕趋走,率府且逍遥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岳青天》:“﹝ 岳起 ﹞指其侍从曰:‘若辈惟可令其洒扫趋走、烹茶吸烟而已。’”

⒊  指奔走执役者。

《周书·于翼传》:“今与趋走同儕,恐非尚贤贵爵之义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宋文帝元嘉元年》:“宋 之教诲,雅异於斯:居中则任僕妾,处外则近趋走。”
胡三省 注:“趋走,执役者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疾走。

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「不佞寝疾,不能趋走。」

⒉  供人差遣奔走。

《大宋宣和遗事·元集》:「蔡攸进见无时,便辟趋走,或涂抹青红,优杂侏儒,多道市井淫媟谑浪之语,以蛊上心。」

趋走(qu zou)同音词

  • 1、区陬[qū zōu ]

    1.亦作"区娵"。 2.角落。引申指偏僻。

  • 2、趣走[qù zǒu ]

    1.奔走;行走。 2.谓小步疾行,以示礼敬。

  • 3、驱走[qū zǒu ]

    1.赶跑。 2.犹役使。驱遣奔走。

趋走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即走解。骑者在马上表演技艺。
  • 2、1.走运,交上好运。
  • 3、1.外出经商。 2.走亲戚。
  • 4、1.伸向空中;腾空。 2.拆白,行骗。
  • 5、1.旧谓河北﹑山西一带农民往张家口外逃荒谋生。
  • 6、1.上有顶盖的走道。 2.比喻连结两个较大地区的狭长地带。
  • 7、1.谓亲友有喜庆时前往送礼祝贺。
  • 8、1.走过,经过。
  • 9、1.供奔走的小吏。
  • 10、1.追求利益。
  • 11、1.差役。
  • 12、1.传令。
  • 13、1.宣泄水流。
  • 14、1.聚集。 2.走动;来往。
  • 15、1.见"走马楼"。
  • 16、1.泄漏。 2.谓走私漏税。 3.遗漏;遗失。
  • 17、1.泄漏。
  • 18、1.亵语。谓泄漏元神。
  • 19、1.亦作"走卤"。 2.指盐受潮消溶。
  • 20、1.逃奔之路。 2.出路;通道。 3.穿堂;过道。 4.行走。 5.动身。 6.指解聘﹑解雇。
  • 21、1.骑驴疾行。 2.供坐骑的驴子。
  • 22、1.供坐骑的骡子。
  • 23、1.骑马疾走;驰逐。 2.良马,善走的马。 3.指驰马禀报军情或传递文书之人。 4.比喻时间短暂。 5.比喻匆促;快速。 6.见"走马灯"。
  • 24、1.用送礼﹑说情等方式向有权势者巴结﹑钻营,以谋求私利。

趋走的相关查询

趋走的意思解释、趋走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