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 kuànɡ  ]
  • 一ˊ ㄎㄨㄤˋ
  • GXW JOT

夷旷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襟怀夷旷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平和旷达。

《晋书·傅玄传赞》:“志厉彊直,性乖夷旷。”
宋 何薳 《春渚纪闻·叔夜有道之士》:“余观 嵇中散 被譖就刑,寃痛甚矣,而 叔夜 乃更神色夷旷,援琴终曲,重嘆《广陵》之不传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三》:“先生神思夷旷,谅不恐怖。”

⒉  闲适放达。

《北史·阳休之传》:“﹝ 休之 ﹞谈笑晏然,议者服其夷旷。”
清 陈田 《明诗纪事辛籤·杨文骢》:“陈子龙 《安雅堂集》:龙友 诗有幽峭之思,沉鬱之色,壮烈而不失和平,夷旷而中存庄雅。”

⒊  平坦而宽阔。

唐 陆长源 《酬孟十二新居见寄》诗:“大道本夷旷,高情亦冲虚。”
《明史·广西土司传一·南宁》:“又郡地夷旷,可宿数万师。”

夷旷(yi ku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一匡[yì kuānɡ ]

    1.使得到匡正。

  • 2、遗旷[yí kuànɡ ]

    1.失算;失误。

  • 3、懿筐[yì kuānɡ ]

    1.深筐。

  • 4、壹匡[yī kuānɡ ]

    1.一匡。使一切得到匡正。

  • 5、意况[yì kuànɡ ]

    1.见"意况"。

夷旷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唐柳宗元《永州龙兴寺东丘记》:"游之适,大率有二:旷如也,奥如也,如斯而已。其地之凌阻峭,出幽郁,廖廓悠长,则于旷宜;抵丘垤,伏灌莽,迫遽回合,则于奥宜。"后以"旷奥"形容名山胜迹的开阔和幽深。
  • 2、1.失败;失误。
  • 3、1.犹缺勤。
  • 4、1.宽广的心胸。
  • 5、1.阔别,久别。
  • 6、1.广场。
  • 7、1.开阔,宽敞。
  • 8、1.谓玩忽职守。
  • 9、〈书〉心胸开阔,想得开:胸襟~。
  • 10、1.宽宏。 2.广大;宽阔。
  • 11、〈书〉当代没人比得上:~文豪。
  • 12、1.旷达而无拘束。
  • 13、1.旷达而淡泊。
  • 14、①空阔;宽广:~的草原。 ②(思想、心胸)开朗:心怀~。
  • 15、1.前所未有的典制。 2.稀世盛典。
  • 16、1.犹大度。
  • 17、1.犹疏懒。
  • 18、1.空额。
  • 19、1.犹大恩。
  • 20、1.犹言旷达不羁。语出《晋书.向秀传》:"﹝秀﹞作《思旧赋》云:'嵇意远而疏,吕心旷而放。'"
  • 21、耽误,荒废:~学业 。
  • 22、浪费:~时间。
  • 23、1.无妻的成年男子。
  • 24、1.远隔。

夷旷的相关查询

夷旷的意思解释、夷旷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