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āo yínɡ  ]
  • 一ㄠ 一ㄥˊ
  • RYT QB

邀迎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邀请。

⒉  迎合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邀请。

南唐 刘崇远 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下:“朱冲和 常游 杭州,临安 监吏有姓 朱 者,兄呼 冲和,颇邀迎止宿,情好甚厚。”
宋 司马光 《暮春饮宋叔达园》诗:“邀迎嘉客易,会合故人难。”
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章四:“前任负责人 翁从六 亲来邀迎,正拟偕行, 陈诚 派人来接。”

⒉  迎合。 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“馥 怀惧,从 绍 索去,往依 张邈”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《汉末英雄记》:“绍 以 河内 朱汉 为都官从事。

汉 先时为 馥 所不礼,内怀怨恨,且欲邀迎 绍 意,擅发城郭兵围守 馥 第,拔刃登屋。”

邀迎(yao y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窅映[yǎo yìnɡ ]

    1.犹远映。

  • 2、遥应[yáo yīnɡ ]

    1.谓远远地配合呼应。

  • 3、瑶英[yáo yīnɡ ]

    1.亦作"瑶瑛"。 2.玉的精华。 3.喻雪花或冰花。

  • 4、瑶瑛[yáo yīnɡ ]

    1.见"瑶英"。

  • 5、鹞鹰[yào yīnɡ ]

    1.雀鹰。

  • 6、耀颖[yào yǐnɡ ]

    1.战国时代,赵国平原君门客毛遂,在平原君选备人物使楚时,自赞自荐,并以囊锥为喻,说如让自己处于囊中,早已颖脱而出。见《史记.平原君虞卿列传》。后以"耀颖"谓显露才华。

邀迎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仰承。 2.指迎合。
  • 2、1.古代祭礼之一。古人以春配应五方之东﹑五色之青,故于立春日,天子率百官出东郊祭青帝,迎接春季到来。 2.后世地方官例于立春前一日,率士绅僚佐,鼓乐迎春牛﹑芒神于东郊,谓之"迎春"。 3.迎候春天。 4.迎新年。 5.花名。即迎春花。 6.花名。辛夷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木一.辛夷》。
  • 3、1.犹迎候。
  • 4、1.迎接导引。
  • 5、1.迎战敌人。
  • 6、1.迎送;接待。
  • 7、1.目迎。
  • 8、1.古代祭礼之一。古人以冬与五方之北﹑五色之黑相配,故于立冬日,天子率百官出北郊祭黑帝,迎接冬日到来。 2.犹入冬。
  • 9、1.犹迎战。
  • 10、1.犬迎人而吠。《楚辞·九辩》:"猛犬狺狺而迎吠兮,关梁闭而不通。"王逸注:"谗佞歡呼而在侧也……迎吠,拒贤人使不得进也。"《隋书·食货志》:"人愁不堪,离弃室宇,长吏叩扉而达曙,猛犬迎吠而终夕。"后以"迎吠"指奸邪。
  • 11、1.汉代楼观名。 2.逆风;对着风。 3.指纳凉。 4.犹闻风。 5.迅即,马上。 6.犹随风。 7.犹接风。
  • 12、1.犹迎战。
  • 13、1.犹迎接。 2.迎合,逢迎。
  • 14、1.谓迎接供奉。
  • 15、1.迎娶新妇,娶亲。
  • 16、1.迎合,阿附。
  • 17、1.旧时农历二月初二迎祭富神以求富的一种风俗。
  • 18、1.谓迎接寒气初来。 2.指逢寒。
  • 19、1.犹迎战。
  • 20、曲意逢迎,投其所好:奉承京官,迎合上司。
  • 21、1.方言。天将黑,傍晚。
  • 22、1.谓先期出迎,等候到来。
  • 23、1.古八蜡之一。于腊月农事完毕后迎虎神而祭之,以祈消灭野兽,保护庄稼。
  • 24、1.犹寻欢。亦谓逢迎。

邀迎的相关查询

邀迎的意思解释、邀迎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