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行役。谓因兵役、劳役或公务奔走在外。
引《诗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:“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。”郑玄 笺:“君子于往行役,我不知其反期。”南朝 齐 谢朓 《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》诗:“于役儻有期, 鄂渚 同游衍。”唐 萧颖士 《蒙山作》诗:“于役劳往还,息徒暂攀躋。”清 高其倬 《蓟州新城》诗:“于役季冬月,东入 渔阳 城。”
1.委屈己意而奉承他人。
1.给以。
1.谓鸟以翼覆盖掩护。伛,通"妪"。
1.专供洗澡穿的衣服。
1.语出《论语.先进》:"浴乎沂,风乎舞雩,咏而归。"谓在沂水洗澡。后多用"浴沂"喻一种怡然处世的高尚情操。
1.别的衣服。 2.谓剩下来的衣片。
1.主旨以外的意义﹑内容。 2.指字的本义之外的派生义﹑通假义。
1.残留的思念﹑忆念。
1.谓馀留可议的政事。
1.指足供祭祀以外的其馀的封邑。
于役的意思解释、于役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