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qí dīnɡ  ]
  • ㄑ一ˊ ㄉ一ㄥ
  • YTDW SGH

旗丁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漕运的兵丁。

⒉  犹旗兵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漕运的兵丁。

《六部成语注·户部》“旗丁”:“运船之水手人丁皆世袭其业,官给田粮,如八旗兵丁,故谓之旗丁。各船有一定之旗号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那日,便问运丁道:‘你们可晓的这里有一个姓 武,名 书,号 正字 的,是个甚么人?’旗丁道:‘小的却不知道。’”

⒉  犹旗兵。

太平天囯 石达开 《檄告招贤文》:“绥我士子,驱彼旗丁。”
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南北议和史料·提议优待条件》:“旗丁或递减或酌给一次截止,听其自谋生计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清时运粮的军人。

《六部成语注解·户部·旗丁》:「运船之水手、人丁皆世袭其业,官给田粮,如八旗兵丁然,故谓之旗丁,各船有一定之旗号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四〇回》:「旗丁道:『既是做诗的人,小的向国子监一问便知了。』」

英语翻译

Manchurian foot soldier

旗丁(qi ding)同音词

  • 1、畦丁[qí dīnɡ ]

    1.园丁。 2.畦夫。

  • 2、畦町[qí dīnɡ ]

    1.田垄;田界。亦泛指田园。 2.界限。 3.规矩;格式。

  • 3、启碇[qǐ dìnɡ ]

    1.见"启碇"。

  • 4、耆定[qí dìnɡ ]

    1.达成。 2.平定。

  • 5、起顶[qǐ dǐnɡ ]

    1.犹透顶,达到极点。

  • 6、起椗[qǐ dìnɡ ]

    1.见"起碇"。

  • 7、起碇[qǐ dìnɡ ]

    1.亦作"起椗"。 2.拔锚启航。

旗丁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人口档案。
  • 2、1.颠倒。丁﹑颠双声,通用。
  • 3、1.表示极少或极小。
  • 4、1.壮健貌。 2.漫远貌。 3.指汉丁令威。 4.冰冷貌。
  • 5、象声词,形容玉石、金属等撞击的声音:玉佩~。也作丁冬。
  • 6、同‘丁东’。
  • 7、1.四方。
  • 8、1.壮健的男子。 2.唐代丁谓正役,夫谓杂徭。后泛指服力役的人夫。
  • 9、又称“丁税”、“丁银”。中国古代政府对成年男子征收的税。具有代替劳役的性质。成丁服役的年龄,各代规定不一,最低为十六岁,最高为六十五岁。到清代,丁赋并入田赋征收。
  • 10、1. 六十甲子的第二十四位。如:乾隆丁亥 (公元1767年) 冬。——清·袁枚《祭妹文》。
  • 11、1.谓蚊蝇叮咬之害。
  • 12、1.民户。
  • 13、1.底部带有钉齿用以防滑的木鞋。
  • 14、1.人丁档案。
  • 15、1.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﹑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,称丁祭。隋唐日制不一。隋文帝时一年有四祭,唐武德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,唐开元年后专用春﹑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。
  • 16、1.即六丁六甲。本为道教神名。后亦泛指天兵天将。
  • 17、〈书〉丁忧。
  • 18、1.夫役和工匠。
  • 19、清代篆刻家。字敬身,号钝丁、砚林、龙泓山人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篆刻以汉印为基础,参以隶意,擅用切刀,方中有圆,朴拙苍古,为浙派“西泠八家”之首。著有《武林金石录》、《砚林诗集》等。
  • 20、1.以紬绢折纳的丁赋。
  • 21、1.茶名。
  • 22、人口:国家丁口连四海|里胥猾黠,假此科敛丁口。
  • 23、1.少壮。
  • 24、1.古代课税,征徭役,以年龄分为黄﹑小﹑中﹑丁﹑老五类。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。此制始于北齐。历代迭有变更。

旗丁的相关查询

旗丁的意思解释、旗丁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