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fánɡ shǒu  ]
  • ㄈㄤˊ ㄕㄡˇ
  • BYT PF
  • 动词

防守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守卫;把守。

游击手碰上坚强的防守而失球。

guard; defend;

引证解释

⒈  防备守卫。

《鬼谷子·符言》:“许之则防守,拒之则闭塞。”
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有职位者,劳於计虑抚循;奉所役者,修其器械防守。”
浩然 《艳阳天》第四四章:“如果说,昨天 东山坞 的正面力量还处在防守的状态,那么,现在是改守为攻了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防护守卫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一九回》:「操大怒,斩郝萌于军门,使人传谕各寨,小心防守。」
《西游记·第五回》:「我等且紧紧防守,饱食一顿,安心睡觉,养养精神。」

守卫 守御 戍守

攻击 进攻

英语翻译

to defend, to protect (against)​

德语翻译

défendre, protéger, défense

法语翻译

verteidigen, schützen (V)​

防守(fang shou)同音词

  • 1、方收[fānɡ shōu ]

    1.谓从各方面去收束﹑控制。

  • 2、放手[fànɡ shǒu ]

    ①松开握住物体的手:放开手ㄧ他一~,笔记本就掉了。 ②比喻解除顾虑或限制:~发动群众。

  • 3、纺手[fǎnɡ shǒu ]

    1.指纺纱﹑纺线的人。

防守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警卫,巡逻;执行警卫﹑巡逻任务的人。
  • 2、1.看守门户。 2.看守门户的人。
  • 3、1.坚守盟约。
  • 4、1.保持名位。
  • 5、1.安于命运。
  • 6、1.犹守黑。 2.犹言墨守成规。
  • 7、1.谓保持玄寂。语出《老子》"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"汉河上公注:"白以喻昭昭,黑以喻默默,人虽自知昭昭明白,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。"
  • 8、1.《老子》:"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;既知其子,复守其母,没身不殆。"王弼注:"母,本也;子,末也。"后道教以"守母"指把握道的根本。
  • 9、1.指郡守州牧一类的地方长官。
  • 10、1.耐心等待。
  • 11、1.坚持忍耐。
  • 12、1.守城;守卫。
  • 13、1.保持天然纯真之性。
  • 14、1.见"守朴"。
  • 15、1.犹言保持生气。 2.谓保持勇气。 3.谓保持高尚气质。 4.道教语。谓含阴阳生化之气。
  • 16、1.守护国家的重器。器,指象征君权的器物,如祭器﹑车服等。 2.指所守护的重器。 3.封建时代太子主宗庙之器,因借指太子。 4.谓保持本来的器质。
  • 17、1.保持谦逊的态度。
  • 18、1.坚持索求。
  • 19、1.守护宅舍的狗,看家的狗。
  • 20、1.守候于宫门。 2.官员等候补缺。
  • 21、1.谓持守柔弱之道。
  • 22、1.安于卑辱的地位。语本《老子》:"知其荣,守其辱,为天下谷。为天下谷,常德乃足,复归于朴。"
  • 23、1.防守边塞。
  • 24、1.守服丧事。

防守的相关查询

防守的意思解释、防守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