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jīn hóu  ]
  • ㄐ一ㄣ ㄏㄡˊ
  • PUS KWND

襟喉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衣领和咽侯。比喻要害之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衣领和咽侯。比喻要害之地。

南朝 梁 刘孝绰 《三日侍安成王曲水宴》诗:“躡跨兼流采,襟喉邇封甸。”
《醒世恒言·小水湾天狐贻书》:“那 扬州,隋 时谓之 江都,是 江 淮 要衝,南北襟喉之地,往来檣艣如麻。”
清 褚人穫 《坚瓠二集·苜蓿烽》:“胡芦河 上狭下广,洄波甚急,不可渡,上置 玉门关,即西域之襟喉也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衣领和咽喉。比喻险要的地方。也作「衿喉」。

《宋史·卷四〇二·陈敏传》:「楚州为南北襟喉,彼此必争之地。」

襟喉(jin hou)同音词

  • 1、衿喉[jīn hóu ]

    1.衣领和咽喉。比喻要害之地。

  • 2、津堠[jīn hòu ]

    1.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。

  • 3、今后[jīn hòu ]

    从今以后:~更要加倍努力。

  • 4、谨厚[jǐn hòu ]

    1.谨慎笃厚。

  • 5、金猴[jīn hóu ]

    1.《西游记》中的神猴孙悟空的誉称。

  • 6、进侯[jìn hóu ]

    1.进升侯爵。

  • 7、进候[jìn hòu ]

    1.谓文件进呈听候审批。

襟喉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病症名。喉头发炎。
  • 2、1.喻指宫廷中与帝王亲近的重要职位。
  • 3、1.中医病名。也叫乳蛾。症发时,咽部两侧咽弓﹑扁桃体肿胀﹑疼痛﹑糜烂,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。患处很象蚕蛾,故称。
  • 4、1.谓情急。
  • 5、1.着急。也指因发急而耍赖皮。
  • 6、男子颈部由甲状软骨构成的隆起物。也叫结喉。
  • 7、1.亦作"喉襟"。 2.喻纲领,要领。 3.喻要害之地。
  • 8、1.见"喉衿"。
  • 9、1. 一种用于检查喉部病变的装置或器械。
  • 10、1.犹咽喉。喻指交通要道。
  • 11、咽部和喉部的统称。
  • 12、1. 发出沙哑的喉音(如窒息时发声)。如:驴叫,骆驼发出喉鸣。
  • 13、1.一种治疗喉疾的器具。
  • 14、1.中医学病名。即猩红热。主要症状为高热,咽喉肿痛发炎甚至溃烂,全身伴有呈猩红色痧点。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多发于冬春两季。
  • 15、泛指说话的器官。多比喻代为发表言论的工具或人: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~。
  • 16、1.咽喉和食道。借指生命。
  • 17、喉。
  • 18、1.亦作"?吻"。 2.喉与口。 3.喻指出纳王命。 4.喻指交通要地。
  • 19、1.咽喉,喉咙。 2.喻要害之地。
  • 20、1.病症名。喉黏膜发炎。有急﹑慢性两种。急性喉炎有咳嗽﹑喉痛﹑嘶哑等症状。慢性喉炎的主要症状为嘶哑,并有声带充血﹑肥厚﹑息肉样变等病理变化。
  • 21、1.语音学名词。气流受阻于声带所发出的辅音。可依发音方法不同而分为两种:喉塞音和喉擦音。 2.古音韵学中"七音"之一。如"三十六字母"中的"晓"﹑"匣"﹑"影"﹑"喻"四母。
  • 22、1.指饮茶后喉头产生的甘爽的回味。
  • 23、1.见"喉啭"。
  • 24、1.亦作"喉转"。 2.古代一种特殊的发声技艺。能模仿笳﹑箫等乐器的演奏声。 3.指歌唱。

襟喉的相关查询

襟喉的意思解释、襟喉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