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ù yān  ]
  • ㄇㄨˋ 一ㄢ
  • AJDJ OLD

暮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见“暮烟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墓烟”。傍晚的烟霭。见“暮烟”。

南朝 梁 何逊 《慈姥矶》诗:“暮烟起遥岸,斜日照安流。”
唐 王昌龄 《留别郭八》诗:“长亭驻马未能前,井邑苍茫含暮烟。”
前蜀 韦庄 《夜景》诗:“谁家一笛吹残暑,何处双砧擣暮烟。”
清 沉复 《浮生六记·坎坷记愁》:“至 靖,暮烟四合矣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晚烟。

唐·吕温〈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〉诗:「鱼乐翻秋水,乌声隔暮烟。」
唐·杜牧〈怀吴中冯秀才〉诗:「唯有别时今不忘,暮烟秋雨过枫桥。」

暮烟(mu yan)同音词

  • 1、目眼[mù yǎn ]

    1.眼睛。

  • 2、目艳[mù yàn ]

    1.看到美好的事物而感到羡慕。

  • 3、目验[mù yàn ]

    1.目击;亲眼验证。

  • 4、幕燕[mù yàn ]

    在帐幕上筑窠的燕子。比喻处境很危险:若不设防,犹如幕燕。

  • 5、木盐[mù yán ]

    1.果实名。盐麸子的别名。 2.干燥时泌盐植物树叶上出现一层盐霜,可以刮取下来食用,谓之木盐。也叫树叶盐。或谓其地水气咸,凝盐生树上。

  • 6、木砚[mù yàn ]

    1.木制的砚台。

  • 7、木雁[mù yàn ]

    1.《庄子.山木》载:庄子行于山中,见大树因不材而免于被人砍伐;后又见主人选杀不会鸣叫的雁以享客。弟子疑而问于庄子:"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,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,先生将何处?"庄子笑曰:"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。"这是古代道家全身远祸的处世态度。后因以"木雁"比喻有才与无才。

  • 8、木鴈[mù yàn ]

    1.木雁。鴈,同"雁"。

  • 9、慕艳[mù yàn ]

    1.亦作"慕艳"。 2.犹艳羡。

暮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烟炲"。 2.烟气凝成的黑灰。
  • 2、1.娇媚袅娜的姿态。
  • 3、1.烟火。
  • 4、1.亦作"烟堂"。 2.旧时供吸食鸦片烟的房间。
  • 5、1.亦作"烟涛"。 2.烟波。
  • 6、1.烟柳枝条。
  • 7、1.亦作"烟汀"。 2.烟雾笼罩的水边平地。
  • 8、1.雾蒙蒙的水边。
  • 9、1.闪烁貌。
  • 10、1.火苗。亦指烟和火焰。
  • 11、1.亦作"烟眼"。 2.为雾气笼罩的新生的柳叶。眼,柳眼。 3.犹美目。
  • 12、1.亦作"烟艳"。 2.指明媚的春光。
  • 13、1.亦作"烟焰"。 2.烟和火焰。
  • 14、1.烟焰。
  • 15、1.同"烟焰"。
  • 16、1.谓焚烧而成为灰烬。
  • 17、1.亦作"烟野"。 2.烟雾迷蒙的郊野。
  • 18、1.烟雾中的树叶。 2.烟草的叶子,为制造烟丝﹑烟卷的原料。
  • 19、1.云和雨。 2.犹烟波。
  • 20、1.枯萎。
  • 21、1.云雾迷漫,天色阴沉。
  • 22、1.亦作"烟瘾"。 2.吸鸦片烟成瘾的恶习。
  • 23、1.亦作"烟影"。 2.淡淡的烟雾或云气。
  • 24、1.亦作"烟油"。 2.指鸦片烟枪或其他烟杆里的油垢。

暮烟的相关查询

暮烟的意思解释、暮烟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