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mò ní  ]
  • ㄇㄛˋ ㄋ一ˊ
  • GS INX

末泥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古代戏剧角色名。简称“末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古代戏剧角色名。简称“末”。参阅 王国维 《古剧脚色考》。

宋 吴自牧 《梦粱录·妓乐》:“杂剧中末泥为长,每一场四人或五人……末泥色主张,引戏色分付,副净色发乔,副末色打諢,或添一人,名曰装孤。”
明 朱有燉 《香囊怨》第一折:“自家姓 刘,是这 汴梁 乐人院里一箇出名的末泥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一种戏剧脚色名。参见「正末」条。

宋·吴自牧《梦粱录·卷二〇·妓乐》:「且谓杂剧中末泥为长,每一场四人或五人。……末泥色主张,引戏色分付。」

末泥(mo ni)同音词

  • 1、模拟[mó nǐ ]

    ①模仿;仿照:模拟真人大小|模拟演出。 ②推测:巾短情长,所未尽者,尚有万千,汝可以模拟得之。

  • 2、摩尼[mó ní ]

    1.指摩尼教。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宗教。其教宣扬光明与黑暗对立﹐为善恶本原。摩尼为明的代表﹐故摩尼教又称明教﹑明尊教。传入中国的时间有不同说法。唐武后延载元年﹐波斯人拂多诞持《二宗经》来朝﹐唐代宗大历三年在长安建摩尼寺﹐赐额大云光明寺。其教多在长安﹑洛阳及西域商人中流行。唐人亦称其教徒为摩尼。 2.梵语宝珠的译音。也作"末尼"。 3.泛指佛珠。 4.水窦。

  • 3、摩拟[mó nǐ ]

    1.比拟研究。 2.模仿。

  • 4、摸拟[mō nǐ ]

    1.模仿,仿效。

  • 5、没溺[mò nì ]

    1.沉没。 2.沉迷。

  • 6、摹拟[mó nǐ ]

    ①模仿:艺术上一味摹拟别人不可取。 ②假想的:摹拟敌机。

  • 7、莫逆[mò nì ]

    指彼此投合,交谊深厚:莫逆之交|两人最为莫逆。

  • 8、抹泥[mǒ ní ]

    1. 指爆孔抹衬粘泥以防炸药潮湿的操作。

  • 9、抹腻[mǒ nì ]

    1.犹整齐。

  • 10、末尼[mò ní ]

    1.真珠,珠玉,宝石。末,也写作"摩"。 2.宗教名。详"末尼教"。 3.同"末泥"。

末泥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太阳。
  • 2、1.污浊。指风俗败坏。
  • 3、1.古地名。古址即今广东番禺西南之紫坭。
  • 4、1.泥渣。 2.犹污浊。比喻耻辱。 3.指视为污浊;贱视。 4.比喻卑下的地位。 5.比喻尘世。
  • 5、1.烂醉如泥;大醉。
  • 6、1.见"泥涂"。
  • 7、1.见"泥涂"。
  • 8、1.尘土;土壤。 2.借指草野;民间。
  • 9、1.指农民。旧时多用于对农民的蔑称。
  • 10、1.小泥球。 2.道教语。脑神的别名。道教以人体为小天地,各部分皆赋以神名,称脑神为精根,字泥丸。
  • 11、1.为尘土污染。比喻流落风尘。
  • 12、1. [方]∶泥塘。
  • 13、1.曳尾于泥涂。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。语出《庄子.秋水》:"此者,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?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?"
  • 14、1.拘泥于文字。
  • 15、1.烂泥坑。亦用作比喻。
  • 16、1.亦作"泥污"。 2.污浊的烂泥。 3.指被烂泥弄脏的。 4.比喻卑下的地位。
  • 17、1.拘泥形迹。
  • 18、1.指泥塑佛像。
  • 19、1.拘泥一面,过分相信。
  • 20、1.沾泥的柳絮。比喻沉寂之心。
  • 21、含大量黏土矿物、层理不明显的一种沉积岩。常呈块状。由软泥经压实作用、脱水作用及轻微的矿物转化而成。除黏土矿物外,还混有石英、长石等碎屑物质和铁、锰等自生矿物。按混入物状况,可分为铁质泥岩、硅质泥岩、钙质泥岩、粉砂质泥岩和黑色泥岩等。
  • 22、1.鲇鱼。
  • 23、1.衔泥的燕子。
  • 24、1.用银箔和胶水制成的银色颜料。用途与"泥金"相同。

末泥的相关查询

末泥的意思解释、末泥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