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án chǎn  ]
  • ㄔㄢˊ ㄔㄢˇ
  • YQK YQE

谗谄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说他人坏话以巴结奉承别人。

backbite; slander;

⒉  说他人坏话以巴结奉承别人的人。

屈平疾王听之不聪,谗谄之蔽明也。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

slanderer;

引证解释

⒈  谗毁和谄谀。

《礼记·儒行》:“适弗逢世,上弗援,下弗推,谗諂之民,有比党而危之者,身何危也,而志不可夺也。”
唐 韩愈 《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有题一首因献杨常侍》诗:“椒 兰 争妬忌, 絳 灌 共谗諂。”
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二幕:“[ 楚怀王 ]你说别人都是谗谄奸佞,只有你一个人是忠心耿耿,我都可以容恕你。”

⒉  好谗谮谄谀之人。

《楚辞·天问》:“何恶辅弼,谗諂是服?”
王逸 注:“言 紂 憎辅弼,不用忠直之言而事用諂谗之人。”
明 高濂 《玉簪记·奏策》:“殿陛除谗諂,畿甸轻科敛。”
鲁迅 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:“﹝ 康拉德 ﹞比见细人蔽明,谗諂害聪,凡人营营,多猜忌中伤之性,则渐冷淡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用谗言逢迎取悦他人。

《三国演义·第三二回》:「吾生为袁氏臣,死为袁氏鬼,不似汝辈谗谄阿谀之贼!可速斩我!」

谮媚

谗谄(chan ch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孱孱[chán chán ]

    1.软弱怯懦,无所作为。 2.形容山岩嶙峋不齐。 3.形容动物或人消瘦露骨。

  • 2、梴梴[chān chān ]

    1.木长貌。 2.绵长貌。

  • 3、掺掺[chān chān ]

    1.女手纤美貌。

  • 4、幨幨[chàn chàn ]

    1.车帷下垂貌。

  • 5、幝幝[chàn chàn ]

    1.破旧貌。

  • 6、颤颤[chàn chàn ]

    1.抖动貌。

  • 7、潺潺[chán chán ]

    1.水流貌。 2.流水声。 3.形容雨声。

  • 8、儳儳[chàn chàn ]

    1.错杂貌。

  • 9、儳羼[chàn chàn ]

    1.混杂。

  • 10、巉巉[chán chán ]

    1.形容山势峭拔险峻。 2.指陡峭的山。 3.形容山石突兀重叠。 4.形容面貌瘦削的样子。 5.锋利尖锐。 6.形容词后缀。

谗谄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迎合人的假意的同情泪﹔讨好他人的眼泪。
  • 2、1.阿谀欺诈。
  • 3、1.谄谀和傲慢。
  • 4、1.谄谀﹑嫉妒。冒﹐通"媢"。
  • 5、1.阿谀之貌。
  • 6、巴结讨好:谄媚权要。
  • 7、1.谓满足视觉的需要。
  • 8、1.亦作"讇佞"。 2.花言巧语﹐阿谀逢迎。亦指花言巧语阿谀逢迎的人。
  • 9、1.亦作"讇巧"。 2.逢迎巧诈。
  • 10、1.亦作"讇曲"。 2.曲意逢迎。
  • 11、1.犹谄曲。
  • 12、1.逢迎拍马的人。
  • 13、1.谄媚的表情。
  • 14、1.谄谀邪曲。
  • 15、1.逢迎侍奉。
  • 16、1.逢迎顺服。
  • 17、1.亦作"讇顺"。 2.逢迎阿顺。
  • 18、1.谄媚﹑谮毁。
  • 19、1.即孱头。懦弱不中用的人。
  • 20、1.阿谀奉承﹐荒唐虚妄。
  • 21、1.谄媚诈伪。
  • 22、1.逢迎亲狎。
  • 23、1.谓强笑以求媚。
  • 24、1.谄媚邪恶。

谗谄的相关查询

谗谄的意思解释、谗谄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