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ū yuán  ]
  • ㄕㄨ ㄩㄢˊ
  • GQT IDR

殊源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不同渊源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不同渊源。

南朝 陈 徐陵 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机有殊源,应无恒质,自叙因缘,大宗如此。”
唐 杨炯 《<王勃集>序》:“仲尼 既没, 游 夏 光 洙 泗 之风; 屈平 自沉, 唐 宋 弘 汨罗 之跡,文儒於焉异术,词赋所以殊源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怀帝永嘉六年》:“太保自云 刘康公 之后,与陛下殊源,纳之何害?”

殊源(shu yuan)同音词

  • 1、书院[shū yuàn ]

    古代教育机构。始于唐代。原为修书、校书、藏书之所,后才用于讲学。一般在蒙学之上,有的是本地、本省的最高学府。提倡自由讲学,采用个别钻研、相互问答、集众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。讲习内容以儒家经籍为主,也有专攻武学、医学者。清末废科举,书院改为学校。

  • 2、树援[shù yuán ]

    1.谓建立奥援。

  • 3、树怨[shù yuàn ]

    1.犹结怨。

  • 4、枢垣[shū yuán ]

    1.犹枢府。

  • 5、枢掾[shū yuàn ]

    1.枢密院的属官。

  • 6、淑媛[shū yuán ]

    1.美好的女子。 2.女官名。三国魏文帝置。六朝为九嫔之一,位比九卿。

  • 7、殊远[shū yuǎn ]

    1.指远方异域。

  • 8、疏源[shū yuán ]

    1.疏通水源。 2.引申为发源。

  • 9、疏远[shū yuǎn ]

    ①谓不与之亲近:欢则相亲,忿则疏远|亲戚故旧,早已疏远。 ②指不亲近的人: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,其数不胜也。

  • 10、属员[shǔ yuán ]

    1.亦作"?员"。 2.下属官吏。

殊源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根本;根源。
  • 2、1.指桃花源。
  • 3、1.犹源流,本末。
  • 4、1.追求终始。
  • 5、1.犹渊源。
  • 6、1.犹源流。水的本源与支流。
  • 7、①流水的本源及支流:源流竭绝。 ②比喻事物的来源及发展演变的情况:隶书的源流|京剧的源流。
  • 8、1.未开发的土地。
  • 9、1.犹源流。事物的起源和发展。
  • 10、1.起源,事情发生的根源。
  • 11、①有源头的水:源泉混混,不舍昼夜。 ②水的源头:我欲穷源泉,於兹将远涉。 ③比喻事物发生的根源: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。
  • 12、1.见"源泉"。
  • 13、1.犹端绪。
  • 14、1.水发源处。 2.事物的根源。
  • 15、1.语本《礼记.学记》:"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,或源也,或委也,此之谓务本。"郑玄注:"源,泉所出也;委,流所聚也。"指水的发源和归宿。引申为事情的本末和底细。
  • 16、1.本末;端绪。
  • 17、1.根由,原因。
  • 18、1.渊源。比喻事物的根底。
  • 19、1.连续不断貌。
  • 20、1.池水,池沼。
  • 21、清流洁源头的水清,下游的水也清。原比喻身居高位的人好,在下面的人也好。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。
  • 22、清流净源头的水清,下游的水自然就清。比喻因果相连,事物的本原好,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;或领导贤明,其下属也廉洁。同“源清流洁”。
  • 23、清流清源头的水清,下游的水自然就清。比喻因果相连,事物的本原好,其发展和结局也就好;或领导贤明,其下属也廉洁。源,也作原。亦作“源清流洁”、“源清流净”。
  • 24、泉万斛比喻文思涌溢。

殊源的相关查询

殊源的意思解释、殊源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