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iān jì  ]
  • ㄅ一ㄢ ㄐ一ˋ
  • EP BF
  • 名词

边际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边缘;边界。

水国无边际。
不着边际。

boundary; limits;

⒉  边上。

side;

引证解释

⒈  边缘;界限。

唐 孟浩然 《洛中送奚三还扬州》诗:“水国无边际,舟行共使风。”
王西彦 《风雪》五:“现在极目所穷的是一片广大的原野,一片无边际的雪地。”

⒉  佛教语。穷极;穷尽。

南朝 陈 徐陵 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我有边际,随机延促。”
吴兆宜 注:“《付法藏经》:流转生死,无有边际。”
《景德传灯录·池州鲁祖山教和尚》:“灵机未曾论边际,执法无边在暗中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地区或空间的界限、尽头。

唐·孟浩然〈洛中送奚三还扬州〉诗:「水国无边际,舟行共使风。」

如:「汪洋大海,漫无边际。」

边沿 边缘

中央

⒉  头绪、端倪。

如:「他说话不著边际。」

边际(bian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变机[biàn jī ]

    1.转机。 2.变乱的征兆。

  • 2、变急[biàn jí ]

    1.变故和急难。

  • 3、变几[biàn jǐ ]

    1.指古代以玉雕彤漆等为饰的几案,有别于素几。《周礼.春官.司几筵》:"凡吉事变几﹐凶事仍几。"郑玄注引郑司农曰:"变几﹐变更其质﹐谓有饰也。"按﹐司几筵掌五几:玉几﹑雕几﹑彤几﹑漆几﹑素几。一说﹐为变换新几。郑玄注:"谓吉事﹐王祭宗庙﹐祼于室﹐馈食于堂﹐绎于祊﹐每事易几﹐神事文﹐示新之也。"孙诒让正义:"云'每事易几﹐神事文﹐示新之也'者﹐谓祼时一几﹐馈食时易一几﹐绎时又易一几﹐因祭为神事﹐其礼尚文﹐故易几以示絜新也。后郑释变为易﹐与先郑变更训同﹐而义则异。"

  • 4、变计[biàn jì ]

    1.应变之计。 2.改变原来的打算。

  • 5、辫髻[biàn jì ]

    1.发髻。

  • 6、徧积[biàn jī ]

    1.谓有所偏爱而使之聚积。

  • 7、徧祭[biàn jì ]

    1.普遍祭祀。

  • 8、辨激[biàn jī ]

    1.谓能说会道﹐好矫情立异作激切之辞。辨﹐通"辩"。

  • 9、笾祭[biān jì ]

    1.以枣栗为祭品的祭祀。

  • 10、编缉[biān jī ]

    1.见"编辑"。

边际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接遇以礼。
  • 2、1.委积滞留。
  • 3、1.边际﹔界限。
  • 4、1.边际﹔界限。
  • 5、1.遭逢宠幸。
  • 6、〈书〉边际:渺无~。
  • 7、〈书〉遭遇(多指好的)。
  • 8、1.际遇﹔命运。
  • 9、1.边际﹔止境。
  • 10、地蟠天形容遍及天地间。
  • 11、会风云遭逢到好的际遇。
  • 12、遇风云遭逢到好的际遇。同“际会风云”。
  • 13、畟畟1.锋利貌。《诗.周颂.良耜》:"畟畟良耜,俶载南亩。"毛传:"畟畟,犹测测也。"孔颖达疏:"以畟畟文连良耜,则是利刃之状,故犹测测以为利之意也。"朱熹集传:"畟畟,严利也。"一说,深耕貌。马瑞辰通释:"胡承珙曰:'《尔雅》:深,测也。《说文》:测,深所至也。畟畟﹑测测,皆状农人深耕之貌。'今按《淮南子.原道篇》注:'度深曰测。'则以耜入地之深亦得曰测。《尔雅》舍人注:'畟畟,耜入地之貌。'亦状其入地之深。"
  • 14、畟奸1. 见“鸡奸”。
  • 15、畟然1.清晰貌。
  • 16、諔诡1.奇异。
  • 17、堲谗1.疾恶谗言。
  • 18、堲居1.谓筑土室而居。
  • 19、堲周1.烧土为砖绕于棺材四周。《礼记.檀弓上》:"有虞氏瓦棺,夏后氏堲周,殷人棺椁,周人墙置翣。"郑玄注:"火熟曰堲,烧土冶以周于棺也。或谓之土周。"汉桓宽《盐铁论.散不足》:"古者瓦棺容尸,木板堲周,足以收形骸,藏发齿而已。"一说,烧土为瓦棺。
  • 20、蠀螬1.即蛴螬。金龟子的幼虫。
  • 21、蠀蛦1.一种甲有文采的大龟。即蟕蠵。
  • 22、岋岋1.动摇不定貌。
  • 23、给水供应生产或生活用水。
  • 24、给养指军队中人员的伙食、牲畜的饲料以及炊事燃料等物资:补充~ 。

边际的相关查询

边际的意思解释、边际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