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ěn jiàn  ]
  • ㄕㄣˇ ㄐ一ㄢˋ
  • PJ JT

审鉴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审察借鉴。

⒉  仔细鉴别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审察借鉴。 三国 蜀 诸葛亮 《正议》:“昔在 项羽,起不由德,虽处华夏,秉帝者之势,卒就汤鑊,为后永戒。

魏 不审鉴,今次之矣。”

⒉  仔细鉴别。

明 王世贞 《艺苑卮言》卷一:“文有神来、气来、情来,有雅体、鄙体、俗体,能审鉴诸体,委详所来,方可定其优劣。”

审鉴(shen jian)同音词

  • 1、审见[shěn jiàn ]

    1.正确的见解。

  • 2、申减[shēn jiǎn ]

    1.上报削减。

  • 3、申荐[shēn jiàn ]

    1.犹推荐。

  • 4、申鉴[shēn jiàn ]

    1.引为借鉴。

  • 5、慎缄[shèn jiān ]

    1.谨慎缄默。

  • 6、慎柬[shèn jiǎn ]

    1.谨慎挑选。

  • 7、慎检[shèn jiǎn ]

    1.谨慎而能检点自己。

  • 8、慎简[shèn jiǎn ]

    1.谨慎简选。

  • 9、深奸[shēn jiān ]

    1.谓内心非常奸诈。

  • 10、深间[shēn jiān ]

    1.深藏的间谍。

审鉴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鉴断"。 2.明察决断。
  • 2、1.犹法式。
  • 3、1.指鉴定古代文物。
  • 4、1.亦作"鉴观"。 2.察视。
  • 5、1.亦作"鉴奥"。 2.明察深奥微妙的义理。
  • 6、1.亦作"鉴拔"。 2.谓识别选拔人才。
  • 7、1.谓知人识才。
  • 8、辨别(真假好坏):~古画ㄧ~真伪。
  • 9、1.亦作"鉴裁"。 2.审察识别人﹑物优劣的才能。 3.指审察识别人﹑物的优劣。
  • 10、1.亦作"鉴采"。 2.审察并采用。
  • 11、1.亦作"鉴察"。 2.见"鉴察"。
  • 12、1.亦作"鉴彻"。 2.犹洞照。用作敬词。
  • 13、1.见"鉴彻"。
  • 14、1.亦作"鉴澄"。 2.语本《淮南子.说山训》﹕"人莫鉴于沫雨﹐而鉴于澄水者﹐以其休止不荡也。"后用"鉴澄"表示明察﹐辨识。
  • 15、1.亦作"鉴达"。 2.明察洞彻。
  • 16、1.明察道理。
  • 17、①鉴别和评定(人的优缺点):~书ㄧ自我~。 ②评定人的优缺点的文字:写~ㄧ一份~。 ③辨别并确定事物的真伪、优劣等:~碑帖ㄧ~出土文物的年代。
  • 18、1.亦作"鉴核"。 2.审察并核定。
  • 19、1.亦作"鉴衡"。 2.鉴别﹐评定。
  • 20、1.亦作"鉴湖"。 2.湖名。即镜湖。又称长湖﹑庆湖。在浙江绍兴城西南二公里。为绍兴名胜之一。 3.湖名。在江西省吉水县东二里。 4.湖名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。湖滨有阅微草堂﹐相传为清代文人纪昀谪戍新疆时的故居所在。现为游览胜地。 5.浙江绍兴的别称。因境内鉴湖得名。清末绍兴籍革命党人秋瑾自号鉴湖女侠。
  • 21、可以使人警惕的事情:引为~。
  • 22、1.亦作"鉴诫"。 2.见"鉴戒"。
  • 23、1.亦作"鉴局"。 2.指人的见识和胸襟器量。
  • 24、1.亦作"鉴亮"。 2.审察并原谅。

审鉴的相关查询

审鉴的意思解释、审鉴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