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à yì  ]
  • ㄔㄚˋ 一ˋ
  • YPT NA
  • 动词

诧异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惊讶;觉得奇怪。

诧异的神色。

be amazed; be surprised;

引证解释

⒈  见“诧异”。亦作“诧异”。奇怪,令人惊异。 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一四:“某尝谓虽使圣人復生,亦只将‘六经’、《语》、《孟》之所载者,循而行之,必不更有所作为。

伏羲 再出,依前只画八卦; 文王 再出,依前只衍六十四卦; 禹 再出,依前只是《洪范》九畴。此外更有甚诧异事?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荆公 焚香送佛,忽然昏倒於拜毡之上,左右呼唤不醒。到五更,如梦初觉,口中道:‘诧异!诧异!’”
何士光 《乡场上》:“他这是怎么啦?人们很诧异,都静下来,望着他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惊奇、讶异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四〇回》:「老妈同家人都吓了一跳,甚觉诧异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七一回》:「怎么他的眼肿肿的?所以我诧异只管看。」

惊奇 惊诧 惊异 惊讶 讶异

诧异(cha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察议[chá yì ]

    1.清代官吏有过失交部议罚,轻者叫做"察议"。

  • 2、衩衣[chǎ yī ]

    1.两侧开衩的长衣。古人用以称男子便服,始于唐。

  • 3、差移[chà yí ]

    1.犹差错。

  • 4、差异[chā yì ]

    ①差别,不相同:两地风俗,差异甚大。 ②指统一体内在的差异,即事物内部包含着的没有激化的矛盾。是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。它反映了矛盾的普遍性。

  • 5、茶仪[chá yí ]

    1.赠钱财供饮茶用。多自谦钱礼菲薄。

诧异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外宾;外客。 2.作客他乡的人。 3.形状古怪的客人。
  • 2、1.亦作"异口"。同"异口同声"。 2.不同的说法。 3.犹众口。参见"异口同声"。
  • 3、1.亦作"异类"。 2.不同种类。 3.指不同种类的事物。 4.指禽兽神鬼之类。 5.旧时称外族。
  • 4、1.亦作"异流"。 2.水分开流动。比喻不相来往。 3.分成不同流派。亦指不同流派。 4.异教流辈。指道人﹑方士等。
  • 5、1.不寻常的思虑。 2.犹三心二意。
  • 6、1.亦作"异略"。 2.超常的谋略。 3.犹他图。
  • 7、1.指贤能出众。 2.指贤能出众的人。 3.不同类;不一样。
  • 8、1.不同的任务或要求。
  • 9、1.珍奇的东西。 2.特指稀有的美食。 3.不同之事;其他事物。 4.指其他事因。 5.怪物。指妖魔鬼怪之类。 6.指已死的人。 7.特指人死后遗体。 8.指人类以外的生物。
  • 10、1.指异地,外地。
  • 11、1.亦作"异邦"。 2.外国。
  • 12、1.措施或防备不同。
  • 13、1.不同的版本。 2.珍本。
  • 14、便1.犹分别。便,通"辨"。
  • 15、1.谓变化不同。 2.奇妙的变化。 3.灾异变故。
  • 16、1.不同的标志。 2.奇特的外貌。
  • 17、1.不同,区别。
  • 18、1.非凡的天资。
  • 19、1.不同派别或门类。 2.佛教语。谓宗派不同。
  • 20、1.亦作"异才"。 2.特出的才能。 3.指有特出才能的人。
  • 21、1.亦作"异材"。 2.有特殊用途的木料或材料。 3.特出才能。 4.指有特出才能的人。
  • 22、1.分开财产。多指分家。 2.分外的财物。
  • 23、1.亦作"异彩"。亦作"异彩"。 2.不同的色彩。 3.指不同色彩的织物。 4.不寻常的文采。 5.异常鲜艳的色彩。 6.比喻突出的成就。
  • 24、1.亦作"异彩"。 2.见"异采"。

诧异的相关查询

诧异的意思解释、诧异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