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ì rén  ]
  • ㄕˋ ㄖㄣˊ
  • YM W

市人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。市民;城市平民。市肆中人,商人。指市井流俗之人。泛指为生活名利而奔走之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集市或城中街道上的人。

《左传·文公十八年》:“夫人 姜氏 归於 齐,大归也。将行,哭而过市曰:‘天乎! 仲 为不道,杀适立庶。’市人皆哭。”
《后汉书·王霸传》:“光武 令 霸 至市中募人,将以击郎。市人皆大笑。”
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四·谑对》:“﹝ 姜 吏部 如须 ﹞与 徐孝廉 昭法 友善,一日同行 閶门 市……相与抵掌大噱,市人皆惊。”

⒉  市民;城市平民。

《吕氏春秋·简选》:“驱市人而战之,可以胜人之厚禄教卒。”
《宋史·食货志上》:“庆历 三年,詔民犯法可矜者别为赎令,乡民以穀麦,市人以钱帛。”
宋 周密 《武林旧事·端午》:“市人门首,各设大盆,杂植艾、蒲、葵花。”
明 沉国元 《再生纪异录》:“邑前居民神堂火起, 严大尹 拜灭之;戒市人勿张灯。”

⒊  指市井流俗之人。

《新唐书·康承训传》:“勛 军皆市人,嚣而狂,未阵即奔,相蹈藉死者四万。”
宋 沉遘 《淮阴侯庙》诗:“淮阴 本自市人子,始定三 齐 便请王。”

⒋  市肆中人,商人。

唐 李肇 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宪宗 召市人估其价值,或云:‘至宝无价。’”
宋 苏轼 《与陈传道书》之三:“某方病市人逐利,好刊某拙文,欲毁其板,矧欲更令人刊邪?”

⒌  泛指为生活名利而奔走之人。

明 高启 《晓凉》诗:“却喜閒身无事役,不须早逐市人行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市民。

汉·刘向《新序·卷一·杂事》:「鲁有沈犹氏者,旦饮羊饱之,以欺市人。」
《文选·陆机·五等论》:「虽复时有鸠合同志以谋王室,然上非奥主,下皆市人。」

市人(shi ren)同音词

  • 1、施人[shī rén ]

    1.施恩于人。

  • 2、石人[shí rén ]

    1.石雕人像。多置于墓道旁。 2.比喻与世长存之人。《史记.魏其武安候列传》:"今我在也,而人皆藉吾弟,令我百岁后,皆鱼肉之矣。且帝宁能为石人邪!"司马贞索隐:"谓帝不如石人得长存也。"一说比喻人无感受,徒具人形。见《汉书.田蚡传》颜师古注。

  • 3、簭人[shì rén ]

    1.古官名。掌卜筮的人。

  • 4、世人[shì rén ]

    1.世间的人;一般的人。 2.指未出家的世俗之人,与"僧侣"相对。

  • 5、侍人[shì rén ]

    1.君王的近侍。 2.随身的奴仆。后多指女侍。

  • 6、师人[shī rén ]

    1.兵士。 2.指占卜﹑星相等术士。

  • 7、失人[shī rén ]

    1.谓错过人才;错用人才。

  • 8、失稔[shī rěn ]

    1.歉收。

  • 9、失饪[shī rèn ]

    1.烹调生熟失宜。

  • 10、筮人[shì rén ]

    1.古官名。掌卜筮的人;司占卦的人。

市人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。 2.犹户籍。 3.谓做人的资格。
  • 2、1.人之纲纪,指立身处世的道德规范。
  • 3、人与人之间:人际关系|人际交往。
  • 4、1.他人之家。 2.民家,民宅。 3.住户。 4.家庭。 5.家业。 6.未嫁前的夫家。 7.别人;他人。 8.指某个人或某些人,同"他"或"他们"相近。 9.对人称自己。 10.与名词连用表示身份。
  • 5、1.方言。花生的别称。
  • 6、1.象汪洋大海一样的人群。极言人多。 2.比喻人世社会。
  • 7、1.人中豪杰。
  • 8、1.人事和协;民心和乐。
  • 9、1.后嗣。
  • 10、1.监视者。
  • 11、1.民户。 2.人家。指亲友家。
  • 12、1. 人们所说的话;入情入理的话。如:连句人话都不会说。
  • 13、怀1.人心,人的情绪。
  • 14、人间;世间:惨绝人寰。
  • 15、1.人为的灾祸。
  • 16、1.传说中远古部落的酋长,后将其神化,与天皇﹑地皇合称三皇。 2.皇帝。
  • 17、1.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。
  • 18、1.人群。 2.指居民。
  • 19、1.人为的灾祸。
  • 20、1.亦作"人迹"。亦作"人迹"。 2.人的足迹。
  • 21、1.纲纪,纲常。社会的准则。
  • 22、1.众人所知闻。 2.即民听,指百姓的视听。
  • 23、1.人的头。 2.人。 3.人数。
  • 24、1.服徭役的人。 2.庶民,民众。

市人的相关查询

市人的意思解释、市人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