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shì jiǎnɡ  ]
  • ㄕˋ ㄐ一ㄤˇ
  • WFFY YFJ

侍讲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从师读书,听其讲学。为皇帝或太子讲学。官名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从师读书,听其讲学。 《后汉书·卢植传》:“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……女倡歌舞於前。

植 侍讲积年,未尝转眄, 融 以是敬之。学终辞归。”

⒉  为皇帝或太子讲学。

《后汉书·桓郁传》:“和帝 即位,富於春秋,侍中 竇宪 自以外戚之重,欲令少主颇涉经学……由是迁长乐少府,復入侍讲。”
《后汉书·桓荣传》:“荣 尝寝病,太子朝夕遣中傅问病……后病愈,復入侍讲。”
《北史·高允传》:“殿下以臣侍讲日久,哀臣乞命耳。”
唐 韩愈 《韦侍讲盛山十二诗序》:“及此年, 韦侯 为中书舍人,侍讲六经禁中。”
爱新觉罗·溥仪 《我的前半生》第二章四:“梁鼎芬 在侍讲日记里有这样一段文字:‘ 宣统 九年正月初七日, 庆亲王 奕劻 死。’”

⒊  官名。 汉 代有此称号,以之名官则起于 魏明帝。唐 始置侍讲学士,其职为讲论文史以备君王顾问。 宋 沿置,并设侍讲、侍读,皆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。 元 明 清 则列为翰林院额定之官。又 南北朝、唐、宋 诸王府,亦有侍讲。

唐 张九龄 《贺侍讲徧赐衣服状》:“右 高力士 宣称:陛下亲讲读《毛诗》,徧赐侍讲 陈希烈 三品兼衣物等。”
《资治通鉴·魏明帝景初三年》:“以 司马懿 为太傅…… 彦 为散骑常侍、侍讲。”
胡三省 注:“以在 少帝 左右,令侍讲説。侍讲之官,起乎此也。”
《宋史·职官志二》:“学士侍从有学术者为侍讲、侍读。”
明 沉鲸 《双珠记·僧榻传音》:“小生今年十六岁,往京应试。忝中第一名,官授侍讲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五回:“京城里的窑姐们最粗最贱,不知怎么那一班人偏要去走动……谁知里面有三个阔客:一个是侍郎,一个是京堂,一个是侍讲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随师听讲,研读学业。

《后汉书·卷六四·卢植传》:「植侍讲积年,未尝转眄,融以是敬之。」

⒉  职官名。为帝王讲授文史经书,汉时虽有侍讲之称,但未以为官名。唐始置侍讲学士,宋兼置侍讲。元、明、清三朝,翰林院俱有侍讲学士及侍讲。

侍讲(shi ji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师匠[shī jiànɡ ]

    1.宗师﹑大匠,可以为人取法者。 2.效法。 3.指老师的教导。

  • 2、世将[shì jiānɡ ]

    1.世代为将。 2.指世代相承袭的将领。

  • 3、世讲[shì jiǎnɡ ]

    1.宋吕本中《官箴》:"同僚之契,交承之分,有兄弟之义;至其子孙亦世讲之。前辈专以此为务,今人知之者盖少矣。"此谓两姓子孙世世有共同讲学的情谊。后称朋友的后辈为世讲。

  • 4、世匠[shì jiànɡ ]

    1.当代掌权之人。

  • 5、诗将[shī jiānɡ ]

    1.在诗坛称雄的诗人。

  • 6、诗匠[shī jiànɡ ]

    1.指在诗歌方面造诣或修养很深的人。

  • 7、石匠[shí jiɑnɡ ]

    1.开凿石料和用石料制作器物的工人。

  • 8、十浆[shí jiānɡ ]

    1.亦作"十?"。 2.十家卖浆的客店。

  • 9、誓江[shì jiānɡ ]

    1.语本《晋书.祖逖传》﹕"﹝祖逖﹞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﹐中流击楫而誓曰﹕'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﹐有如大江!'"后以"誓江"为矢志收复失地﹑安定国家的典故。

  • 10、时匠[shí jiànɡ ]

    1.指当代掌政柄的大臣。

侍讲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谓反复讲习。
  • 2、1.考校搜求。
  • 3、稿(~儿)讲演、报告或教课前所写的底稿。
  • 4、1.指天子讲读之阁。
  • 5、1.论功。
  • 6、1.佛教语。谓供奉讲经说法者。
  • 7、1.讲和入贡。
  • 8、1.议和﹔讲和。购﹐通"媾"。
  • 9、讲述过去的传说、故事:孩子们围坐树下听老人~。
  • 10、1.讲经说法时的鼓声。
  • 11、1.为皇帝经筵进讲的官员。也指东宫侍讲官员。
  • 12、1.犹讲习。
  • 13、1.修好﹔讲和。
  • 14、结束战争或纠纷,彼此和解。
  • 15、1.讲习研核。
  • 16、1.相传佛祖论法﹐感动天神﹐诸天落下各色香花﹐谓之"讲花"。因用以形容说法之妙。
  • 17、1.讲说化度。
  • 18、1.谓口讲指画地论学。 2.讲求﹑谋画。
  • 19、①说话;发言:他很会~ㄧ这次座谈会没有一个不~的ㄧ来宾也都讲了话。 ②指责;非议:你这样搞特殊,难怪人家要~了。
  • 20、1.犹修好。欢﹐同"欢"。
  • 21、1.僧侣讲经说法的集会。 2.宋明理学家学术论辩的集会﹐是当时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。始于南宋吕祖谦主持的朱熹﹑陆九渊进行论战的"鹅湖之会"。清朝中叶以后﹐讲会制度逐渐消失。
  • 22、1.讲说训诲。
  • 23、1.讲经说法的集会。
  • 24、1.解说经传的儒师。

侍讲的相关查询

侍讲的意思解释、侍讲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