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ǎnɡ wànɡ  ]
  • ㄒ一ㄤˇ ㄨㄤˋ
  • SHN YNEG
  • 动词

想望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希望,企求。

她生平第一次停止了想望,停止了奋斗。

desire; long for;

引证解释

⒈  希望,企求。

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今单于归义,怀款诚之心……此乃上世之遗策,神灵之所想望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群传》:“陛下当盛 魏 之隆,荷二祖之业,天下想望至治,唯有以崇德布化,惠恤黎庶,则兆民幸甚。”
茅盾 《锻炼》二:“然而这种不可能的想望只有加深她的焦躁。”

⒉  犹仰慕。参见“想望风采”。

《周书·李和传》:“和 前在 夏州,颇留遗惠,及有此授, 商 洛 父老莫不想望德音。”
宋 苏轼 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祐甫 以道德宽大,推广上意,故 建中 之政,其声翕然,天下想望,庶几 贞观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渴想盼望。

《汉书·卷九四·匈奴传下》:「此乃上世之遗策,神灵之所想望。」
《三国志·卷二二·魏书·陈群传》:「天下想望至治,唯有以崇德布化,惠恤黎庶,则兆民幸甚。」

⒉  思念仰慕。

《后汉书·卷八〇·文苑传下·赵壹传》:「名动京师,士大夫想望其风采。」

德语翻译

désirer, aspirer à, espérer

想望(xiang w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向往[xiànɡ wǎnɡ ]

    因敬仰羡慕而希望能得到或达到:一心向往|无由会晤,不任区区向往之至。

  • 2、向望[xiànɡ wànɡ ]

    1.向慕想望。

  • 3、乡往[xiānɡ wǎnɡ ]

    1.向往;专心想望。乡,通"向"。

  • 4、乡望[xiānɡ wànɡ ]

    1.指乡里中有名望的人。 2.指家乡门第。

  • 5、象王[xiànɡ wánɡ ]

    1.象中之王。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佛的进退威仪。 2.佛教语。喻佛或菩萨。 3.引申为像佛那样救世的人。

  • 6、象网[xiànɡ wǎnɡ ]

    1.见"象罔"。

  • 7、象罔[xiànɡ wǎnɡ ]

    1.亦作"象网"。《庄子》寓言中的人物。含无心﹑无形迹之意。《庄子.天地》:"黄帝游乎赤水之北,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,还归,遗其玄珠。使知索之而不得,使离朱索之而不得,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。乃使象罔,象罔得之。"一本作"罔象"。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:似有象而实无,盖无心之谓。后用为典故。 2.不真切;模糊不清。

  • 8、项王[xiànɡ wánɡ ]

    1.指项籍。秦末下相人,字羽。从叔父梁在吴中起事,梁败死,籍领其军。秦亡,自立为西楚霸王,继与刘邦争天下。后汉王用张良﹑陈平计,围籍于垓下,至乌江自刎。见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。

  • 9、相王[xiànɡ wánɡ ]

    1.互称王。

  • 10、相忘[xiānɡ wànɡ ]

    1.彼此忘却。

想望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远远望见即行叩拜。言极其恭敬。 2.遥望拜祭。
  • 2、1.亦作"望版"。 2.平铺在椽子上的木板。
  • 3、1.见"望板"。
  • 4、1.古代祭祀山川时所立的木制标志。 2.犹望外。
  • 5、1.谓官员每月十五日参朝。 2.宋代对六参的称谓。
  • 6、1.观察。
  • 7、1.海蟹之一种。又名招潮。 2.章鱼的别称。 3.农历每月十五﹑十六日的海潮。
  • 8、1.看见飞扬的尘土。亦喻捕风捉影或观察到细小的征候。 2.犹言望尘而拜。 3.犹言望尘追迹。 4.犹言望尘莫及。
  • 9、1.有威望的大臣。
  • 10、1.遥望而祭。
  • 11、1.谓敬慕有道之人。
  • 12、1.郡望地位。
  • 13、传说战国时蜀王杜宇,号望帝,因水灾让位退隐山中,死后化作杜鹃,日夜悲鸣,泪尽继而流血。后因用作杜鹃的别称:望帝啼鹃。
  • 14、1.方言。天花板。
  • 15、1.犹瞭望﹐眺望。
  • 16、1.向远处望直至看不见。
  • 17、1.犹望族。
  • 18、1.犹望气。
  • 19、为搞秘密活动的人观察风头动静:坐在门外望风。
  • 20、竿1.悬挂酒旆的旗竿。
  • 21、1.遥望故国。喻怀念家乡。 2.有声望的国家。
  • 22、1.古要塞名。故址在今辽宁省金县马雄岛东北。地高临海﹐形势险要﹐可屯兵瞭望﹐为海防重地。明洪武初﹐都督耿忠于此筑堡防倭寇。永乐间倭寇来侵﹐为总兵刘江所歼。参阅清顾祖禹《读史方舆纪要.山东八.金州卫》。
  • 23、1.形容住处接近。
  • 24、1.望日之后。唐宋之问有《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》诗。 2.向后﹐朝后。

想望的相关查询

想望的意思解释、想望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