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dí ɡuó  ]
  • ㄉ一ˊ ㄍㄨㄛˊ
  • TDT L
  • 名词

敌国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敌对之国。

⒉  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。

⒊  相当于一国;可以和国家相匹敌。

⒋  犹仇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敌对之国。

《周礼·夏官·环人》:“讼敌国,扬军旅。”
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语曰:‘野禽殫,走犬亨;敌国破,谋臣亡。’”
《玉娇梨》第三回:“古人有言:敌国未灭,何以家为!”
郭沫若 《女神·湘累》:“他终竟被敌国拐骗了去了。”

⒉  地位或势力相等的国家。

《管子·霸言》:“合小以攻大,敌国之形也。”
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敌国宾至,关尹以告,行理以节逆之。”
韦昭 注:“敌国,位敌也。”
唐 柳宗元 《非国语下·左史倚相》:“非可以夸於敌国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仁宗庆历二年》:“‘献’乃下奉上之辞,非可施於敌国。 南朝 为兄,岂有兄献於弟邪?”

⒊  相当于一国;可以和国家相匹敌。

宋 楼钥 《陈顺之灵璧石砚山》诗:“陈侯 之富可敌国,会有宝光惊四塞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殷氏 纵有扑天的本事,敌国的家私,也没门路可通。”

⒋  犹仇敌。

《南齐书·王敬则陈显达传论》:“干戈既用,诚沦犯上之跡,敌国起於同舟,况又疏於此者也?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仇敌之国。

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「诎敌国,制海内。」

友邦 我国

⒉  势力相当的国家。

《孟子·尽心下》:「征者上伐下也,敌国不相征也。」

⒊  能系大局轻重的人才。

《后汉书·卷一八·吴汉传》:「吴公差彊人意,隐若一敌国矣!」

⒋  财物众多,与国相匹敌。

如:「富可敌国」。

敌国(di guo)同音词

  • 1、帝国[dì ɡuó ]

    ①以皇帝为国家元首的君主国,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。 ②占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国家,如英帝国。

  • 2、递过[dì ɡuò ]

    1.汉陆贾有五子,"贾常乘安车驷马,从歌鼓瑟侍者十人,宝剑直百金,谓其子曰:'与女(汝)约:过女,女给人马酒食极欲,十日而更。'"见《汉书.陆贾传》。后以"递过"为轮流到儿子家住的典故。

敌国词语接龙

  • 1、精通某种技能(如医道、棋艺等)在国内数第一流的人,也指入选国家队的选手。
  • 2、一国派遣或召回大使(或公使)时,由国家元首写给驻在一国元首的文书。大使(或公使)只有在向所驻国呈递国书以后,才能得到国际法所赋予的地位。
  • 3、1.犹国色。指姿容极美的女子。
  • 4、指我国传统的武术。
  • 5、1.国家征收的租税。
  • 6、1.古代帝王举行的隆重祭祀。
  • 7、1.皇位继承人。
  • 8、1.国老。指年老致仕之卿大夫。
  • 9、1.一国的风俗。 2.清王朝统治者称其本族风俗为国俗,以别于汉人风俗。
  • 10、1.国家储备的粮食。
  • 11、1.帝王之母的俗称。多用于小说戏曲中。
  • 12、〈书〉国家的公款:盗用~丨消耗~。
  • 13、1.国家的讨伐或声讨。
  • 14、①表明国家根本性质的国家体制,是由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来决定的。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(经过共产党)领导的,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。 ②国家的体面。
  • 15、1.指国家体制或体统。 2.君主一脉相传的统绪。犹正统。
  • 16、1.国家的版图。 2.指国家。
  • 17、1.国家的前途。
  • 18、国家的领土:收复~。
  • 19、古代某些国家的统治者;现代某些君主制国家的元首。
  • 20、1.国家的法纪。
  • 21、1.国家的威望。
  • 22、1.指国家有危难。
  • 23、国家的声威:大振~。
  • 24、1.国家的栋梁。 2.国家的法纪。

敌国的相关查询

敌国的意思解释、敌国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