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xiānɡ chǔ  ]
  • ㄒ一ㄤ ㄔㄨˇ
  • TJF STFH

香杵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捣衣棒槌的美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捣衣棒槌的美称。

汉 班婕妤 《捣素赋》:“於是投香杵,叩玫砧。”
北魏 温子昇 《捣衣》诗:“香杵纹砧知近远,传声递响何凄凉!”

香杵(xiang chu)同音词

  • 1、详处[xiánɡ chù ]

    1.审阅处理。

  • 2、相出[xiānɡ chū ]

    1.谓推举贤人。

  • 3、相杵[xiānɡ chǔ ]

    1.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。语本《礼记.檀弓上》:"邻有丧,舂不相。"

  • 4、相处[xiānɡ chǔ ]

    1.共同生活;相互交往。 2.彼此居处。

  • 5、香厨[xiānɡ chú ]

    1.见"香厨"。

  • 6、香楮[xiānɡ chǔ ]

    1.祭神鬼用的香和纸钱。

  • 7、祥除[xiánɡ chú ]

    1.谓大祥期满除服。

香杵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舂谷杵头上粘着的糠末。可入药。
  • 2、1.以杵捣物声。捣衣声。 2.以杵捣物声。夯土声。
  • 3、1.即杵。舂捣用的棒槌。
  • 4、1.筑土,夯土。
  • 5、也称“杵乐”。高山族民间传统舞蹈。流行于台湾省日月潭高山族地区。舞者均为女子,三五成群,环绕臼石,双手持一根一人高长杵,上下有节奏地撞击,作舂米状,随之边歌边舞,表现出劳动生活的愉悦。
  • 6、1.捣药。
  • 7、1.临时用来拄着地面支撑轿子的木棍。2. [方]∶旧式手杖(多为老年人用)。
  • 8、1.捣衣的槌棒与垫石。
  • 9、1.棍棒。
  • 10、1.用杵舂捣。
  • 11、1.触犯,冒犯。
  • 12、1.夯歌;打夯号子。
  • 13、1.木通科植物木通的果实,因其形似杵,故称。俗称野木瓜。中医以未成熟果实入药,称八月札。
  • 14、1.杵与臼。舂捣粮食或药物等的工具。 2.以杵捣臼。 3.指春秋晋人公孙杵臼。晋景公佞臣屠岸贾残杀世卿赵氏全家,灭其族,复大索赵氏遗腹孤儿。赵氏门客公孙杵臼舍出生命保全了赵氏孤儿。事见《史记·赵世家》。 4.借指为别人保全后嗣的人。
  • 15、搏石1.捣衣石。
  • 16、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。
  • 17、臼之交杵:舂米的木棒;臼:石臼。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。
  • 18、1.舂谷杵头上粘着的糠末。可入药。
  • 19、1.以杵捣物声。捣衣声。 2.以杵捣物声。夯土声。
  • 20、1.即杵。舂捣用的棒槌。
  • 21、1.筑土,夯土。
  • 22、也称“杵乐”。高山族民间传统舞蹈。流行于台湾省日月潭高山族地区。舞者均为女子,三五成群,环绕臼石,双手持一根一人高长杵,上下有节奏地撞击,作舂米状,随之边歌边舞,表现出劳动生活的愉悦。
  • 23、1.捣药。
  • 24、1.临时用来拄着地面支撑轿子的木棍。2. [方]∶旧式手杖(多为老年人用)。

香杵的相关查询

香杵的意思解释、香杵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