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yínɡ zhí  ]
  • 一ㄥˊ ㄓˊ
  • APK GQF

营殖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种植。

⒉  谓经商求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种植。

《魏书·源怀传》:“景明 以来,北蕃连年灾旱,高原陆野,不任营殖,唯有水田少可菑亩。”

⒉  谓经商求利。

明 顾起元 《客座赘语·俗侈》:“且曩时人家尚多营殖之计,如每岁赴京贩酒米,贩纱缎,贩杂货者,必得厚息而归。”
明 陈子龙 《申节愍公传》:“方先皇帝时,惩贪法严,而士大夫营殖不少衰。”

营殖(ying zhi)同音词

  • 1、硬脂[yìnɡ zhī ]

    1.关于硬脂酸或从硬脂酸衍生而来的。如:硬脂酰胺。如:甘油硬脂酸二油酸脂。

  • 2、硬直[yìnɡ zhí ]

    1.刚强正直。 2.生硬地,直截地。 3.挺拔;坚硬而挺直。

  • 3、盈指[yínɡ zhǐ ]

    1.盈满;众多。 2.多长手指。

  • 4、迎致[yínɡ zhì ]

    1.犹迎请。

  • 5、迎置[yínɡ zhì ]

    1.犹接待。

  • 6、营织[yínɡ zhī ]

    1.构思组织。

  • 7、营职[yínɡ zhí ]

    1.履行职责;从事本职工作。

  • 8、营植[yínɡ zhí ]

    1.营私植党。

  • 9、营制[yínɡ zhì ]

    1.谓军队的编制。

  • 10、营治[yínɡ zhì ]

    1.料理;治理。 2.处理政务。 3.修建;建造。

营殖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增殖财货。 2.谓经商。
  • 2、1.置产;增殖财产。
  • 3、1.增殖财货。
  • 4、1.生利;营利。
  • 5、1.原指强国向所征服的地区移民。在资本主义时期,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,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。
  • 6、1.营谋私利。
  • 7、1.犹物产。
  • 8、1.平正貌。
  • 9、1.种植。
  • 10、1.增殖资财。谓经商。
  • 11、民地原指被别国入侵并被大量迁入别国移民的国家和地区。后指被帝国主义国家入侵,丧失了独立和主权,在政治、经济等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的国家和地区。
  • 12、民主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政治干涉、经济剥削和军事侵略把弱小国变成殖民地、半殖民地的政策。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,殖民主义表现为海盗式的掠夺、欺诈式的贸易和贩卖奴隶等方式;到了帝国主义阶段,主要采用军事、经济和文化侵略的手段,使弱小国家在不同程度上丧失独立和主权,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、原料产地、廉价劳动力市场和军事基地;第二次世界大战后,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,帝国主义采用新殖民主义政策,即打着“友好”的招牌,通过经济、军事援助和文化渗透或支持政变、扶植傀儡政权、组织政治和军事集团等方式继续控制别国,以保持和扩大
  • 13、茝若1.汉宫殿名。在未央宫内。 2.白芷和杜若,皆香草名。
  • 14、茝药1.即白芷。
  • 15、捗攎1.收乱草。
  • 16、捗摅1.收敛。
  • 17、絺葛1.葛布。
  • 18、絺褐1.麻布短衣。
  • 19、絺绘1.见"絺句绘章"。
  • 20、絺巾1.细葛布巾。
  • 21、絺纩1.葛布与丝绵。指夏衣与冬衣。
  • 22、絺冕1.古代贵族用的有绣饰的礼帽。
  • 23、絺裘1.指夏衣与冬衣。
  • 24、絺素1.细白葛布。

营殖的相关查询

营殖的意思解释、营殖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