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ǚ jù  ]
  • ㄌㄩˇ ㄐㄨˋ
  • YTE KHA

旅距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亦作“旅拒”。

⒉  聚众抗拒;违抗。

⒊  抵住,顶着。

⒋  矫健貌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旅拒”。

⒉  聚众抗拒;违抗。

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若大姓侵小民,黠 羌 欲旅距,此乃太守事宜。”
王先谦 集解:“旅距,聚众相拒耳。”
《周书·异域传上论》:“彊则旅拒,弱则稽服。”
宋 陆游 《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》:“万一未至尽如所传,虏人尚敢旅拒,遗民未能自拔,则我师虽众,功亦难必。”
章炳麟 《四惑论》:“此明以死为自然规则,不可旅距矣。”

⒊  抵住,顶着。

前蜀 贯休 《冬末病中作》诗之二:“胸中有一物,旅拒復攻击。向下还上来,唯疑是肺石。”

⒋  矫健貌。

宋 范成大 《胭脂井》诗之三:“腰支旅拒更神游, 桃叶山 前水自流。”

旅距(lv ju)同音词

  • 1、率举[lǜ jǔ ]

    1.杰出,特异。

  • 2、率醵[lǜ jù ]

    1.按比率捐钱。

  • 3、緑橘[lǜ jú ]

    1.橘的一种。皮色青绿,比一般柑橘小,早熟。

  • 4、旅居[lǚ jū ]

    1.在外居住。

  • 5、旅拒[lǚ jù ]

    1.见"旅距"。

  • 6、驴鞠[lǘ jū ]

    1.古代的一种马球运动。因在驴上击鞠,故称。

  • 7、闾居[lǘ jū ]

    1.指屋门所在。

  • 8、闾娵[lǘ jū ]

    1.即闾姝。

  • 9、吕巨[lǚ jù ]

    1.骄矜自大貌。

  • 10、吕剧[lǚ jù ]

    戏曲剧种。流行于山东等地。清末民初由曲艺山东琴书发展而成。初名“化装扬琴”,1950年改今称。唱腔以山东扬琴曲调为基础,有四平腔、二板等板式和〔上河调〕、〔下河调〕等曲牌。剧目有《小姑贤》、《李二嫂改嫁》等。

旅距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距,通"拒"。谓拒而不纳。 2.距,通"拒"。闭门拒见。
  • 2、1.拒敌的冲车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3、1.制止为非作歹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4、1.高等脊椎动物的跗骨的近侧骨之一,被认为相当于许多低等脊椎动物的胫侧骨与中间介质的融合。2.负担人体重量的,在踝部与小腿骨相关节的骨。
  • 5、1.闭关据守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6、1.介于大国之间两面受敌的国家。
  • 7、1.对抗;抵御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8、1.撑拄门户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9、1.抗击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10、1.拒谏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11、1. 在…以前。如:距今一千多年。
  • 12、1.守卫国境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13、1.拒绝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14、1.强弩名。
  • 15、①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:天津~北京约有一百二十公里ㄧ现在~唐代已经有一千多年。 ②相隔的长度:等~ㄧ拉开一定的~◇他的看法和你有~。
  • 16、1.拦路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17、1.距,通"拒"。拒绝并加以责难。 2.距,通"拒"。抗拒祸患。
  • 18、1.违背;拒绝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19、1.谓抵抗并打败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20、1.距,通"拒"。阻塞。 2.距,通"拒"。犹拒绝。
  • 21、1.柱石,基石。 2.踞坐石上。
  • 22、1.抵御守卫。距,通"拒"。
  • 23、1.强弓名。
  • 24、1.谓拒用和黜退衰弱退步者。距,通"拒"。

旅距的相关查询

旅距的意思解释、旅距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