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bèi chánɡ  ]
  • ㄅㄟˋ ㄔㄤˊ
  • WUK IPK

倍常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八尺为寻,倍寻为常,倍常为三丈二尺。

⒉  大不同于一般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八尺为寻,倍寻为常,倍常为三丈二尺。

唐 柳宗元 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》:“由屏南室中入小穴,倍常而上,始黑,已而大明,为上室。”

⒉  大不同于一般。

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》卷五:“李初直 遇与人相知,则曰:‘棠棣之好,何以过此。’喜庆倍常。”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三:“夫妻二人欢喜倍常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远超过正常的程度。

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》:「长者抱儿,惊喜倍常,合掌拜谢法师。」

倍常(bei chang)同音词

  • 1、呗唱[bei chànɡ ]

    1.唱偈颂经。

  • 2、悲肠[bēi chánɡ ]

    1.悲痛的情绪。

  • 3、悲怅[bēi chànɡ ]

    1.悲哀惆怅。

  • 4、备尝[bèi chánɡ ]

    1.受尽;尝尽。

  • 5、背场[bèi chǎnɡ ]

    1.方言。犹场外;私下。

  • 6、倍偿[bèi chánɡ ]

    1.加倍偿还。

倍常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永恒之名。 2.通常的名称。
  • 2、1.普通的规模。
  • 3、①一年到头;长时期:山上常年积雪。 ②往年:腊日常年暖尚遥,今年腊日冻全消。
  • 4、1.长期安宁。 2.汉宫殿名。
  • 5、1.平庸的奴仆。
  • 6、1.犹常典。指经典。
  • 7、1.常格。 2.平常的品类。
  • 8、1.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。筑仓储谷,谷贱时增价而籴,谷贵时减价而粜。汉宣帝时耿寿昌首创。 2.即常平仓。 3.长期平衡。
  • 9、1.一定的期限。
  • 10、1.常用或普通的器物。 2.比喻普通的人。
  • 11、1.一般的情理。
  • 12、1.自然之性;常态。 2.一向如此。
  • 13、1.守常道不变的人。 2.平常的人。 3.固定的人。
  • 14、1.古代君主左右执掌政务的长官。《书.立政》:"王左右常伯﹑常任﹑准人﹑缀衣﹑虎贲。"蔡沈集传:"有任事之公卿曰常任。"一说指掌委任之官。见孔传。后泛称皇帝近臣。 2.正常的负荷。 3.长期担任的。
  • 15、1.平日;往日。 2.固定的日子。
  • 16、1.佛教语。犹恒河沙数,形容数量极大。
  • 17、1.固定的赏赐。
  • 18、1. 长期设立的(对临时性的而言)。如:常设机关。
  • 19、1.长生不老。 2.一定的生性。 3.即常生子。 4.固定的财产。
  • 20、1.固定的乐调。 2.正常的声调。
  • 21、1.固定的老师。
  • 22、1.长久安定;经常安宁。
  • 23、1.亦作"常燠"。 2.长期燠热。
  • 24、1.犹常列。

倍常的相关查询

倍常的意思解释、倍常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