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í xiè  ]
  • ㄆ一ˊ ㄒ一ㄝˋ
  • ERT IANN

脾泄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中医学病名。由于脾脏关系所致的腹泻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中医学病名。由于脾脏关系所致的腹泻。

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三·肉豆蔻》﹝附方﹞:“脾泄气痢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〇三回:“恰好 多老爷 得了个脾泄的病,做儿媳妇的,别的都好伺候,惟有这搀扶便溺,替换小衣,是办不到的。”
周作人 《三礼赞》三:“至于失恋以至反目,事属寻常,正如酒徒呕吐,烟客脾泄,不足为病。”

脾泄(pi xie)同音词

  • 1、辟胁[pì xié ]

    1.见"辟翕"。

  • 2、僻邪[pì xié ]

    1.邪恶。亦指奸邪不正的人。

  • 3、披写[pī xiě ]

    1.倾吐,抒发。

  • 4、披泄[pī xiè ]

    1.陈述发泄。

  • 5、披谢[pī xiè ]

    1.散落,凋谢。宋梅尧臣有《依韵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》诗。

  • 6、劈泻[pī xiè ]

    1.犹直泻。

  • 7、皮鞋[pí xié ]

    1.用皮革做的鞋。

  • 8、皮鞵[pí xié ]

    1.皮革制作的靴鞋。

  • 9、皮屑[pí xiè ]

    1.像糠那样的,以又薄又干的鳞片形式从表皮脱落,尤其是在皮肤不正常情况下的东西。2.头皮的片状粒屑。

  • 10、毗邪[pí xié ]

    1.见"毗耶"。

脾泄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见"泄泄沓沓"。
  • 2、1.泄漏底细。
  • 3、1.轻慢,亵渎。泄,通"媟"。
  • 4、忿1.发泄内心的愤恨。
  • 5、1.发泄内心的愤恨。
  • 6、1.泄漏消息。 2.中医病症名。指风邪久入腠理间,以致出现汗泄不止﹑口干﹑身痛的病症。 3.中医病症名。皮肤长小疙瘩并有瘙痒的病症。
  • 7、1.犹解恨。
  • 8、1.纷杂飞散。
  • 9、1.排放洪水。
  • 10、1.透露机密。
  • 11、1.即泄药。
  • 12、1.失去信心和劲头。
  • 13、1.谓言语泄露。
  • 14、1.亦作"泄痢"。 2.水泻;痢疾。利,通"痢"。
  • 15、1.见"泄利"。
  • 16、1. 因接触降温而使地面空气有较高的密度所产生的下坡气流,尤指寂静的晴空夜间在丘陵或山区盛行的下坡流。
  • 17、1.泄露(机密﹑秘密)。 2.渗透。
  • 18、1.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。 2.暴露,显露。 3.犹流露。
  • 19、1.轻慢。泄,通"媟"。
  • 20、1.泄露机密或秘密。
  • 21、1.撒尿。溺,同"尿"。
  • 22、1.发泄内心的愤怒。
  • 23、1.犹放屁。 2.泄劲。 3.出气。 4.讥讽差劲,没有本领。
  • 24、1.懈怠貌。

脾泄的相关查询

脾泄的意思解释、脾泄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