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颜皃”。
⒉ 容仪,面貌。
⒈ 亦作“顏皃”。容仪,面貌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行品》:“士有颜貌修丽,风表闲雅,望之溢目,接之适意,威仪如龙虎,盘旋成规矩,然心蔽神否,才无所堪。”《文选·颜延之<秋胡诗>》“日落游子颜” 唐 吕向 注:“每及岁暮,常悽惨烦忧,恐 秋胡 颜皃日就销落。”清 刘献廷 《广阳杂记》卷二:“颜貌如生,端坐拱手,指爪甚长。”萧三 《片三潜的手》诗:“但是你的声音和颜貌,一切都如在我眼前。”
1.见"颜貌"。
1.地支中戌的别称,用以纪年。
1.即阉茂。岁阴戌的别称,古代用以纪年。
1.犹美盛。
1.绵亘;绵延伸展。 2.长度和广度,引申指面积。
1.言语与容颜。
1.艳丽丰茂。
1.岁阴名。指太岁在戌之年。
1.遮蔽,覆盖。
1.古代祭祀后宴饮时,以须发的颜色别长幼的坐次,须发白年长者居上位。毛,须发。 2.泛指宴饮时年长者居上位的礼节。
颜貌的意思解释、颜貌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