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tǔ shù  ]
  • ㄊㄨˇ ㄕㄨˋ
  • KFG ISKW

吐漱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犹吞吐。漱,同“嗽”,吮吸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犹吞吐。漱,同“嗽”,吮吸。

南朝 梁 刘孝标 《广绝交论》:“吐漱兴云雨,呼噏下霜露。”

吐漱(tu shu)同音词

  • 1、图书[tú shū ]

    书籍、课本、图片三者的总称。通常又为书籍的同义词。

  • 2、徒庶[tú shù ]

    1.庶民,民众。

  • 3、徒属[tú shǔ ]

    1.门徒;部属。

  • 4、途术[tú shù ]

    1.方法,办法。

  • 5、秃树[tū shù ]

    1.枯树。亦指树叶凋尽之树。

  • 6、涂数[tú shù ]

    1.途程。谓交通距离。

  • 7、稌黍[tú shǔ ]

    1.稻谷等粮食。

  • 8、吐属[tǔ shǔ ]

    1.作文;谈吐。

吐漱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亦作"漱涤"。 2.洗涤。
  • 2、1.谓漱口盥洗。
  • 3、1.亦作"潄浣"。 2.见"漱澣"。
  • 4、1.亦作"潄澣"。亦作"漱浣"。亦作"潄浣"。 2.洗涤;涤除。
  • 5、1.饮酒。
  • 6、1.亦作"潄口"。 2.含清水或其他液体洗荡口腔。
  • 7、1.亦作"潄流"。 2.谓以流水漱口。形容隐居生活。
  • 8、1.汲墨。
  • 9、1.亦作"漱啮"。 2.见"漱啮"。
  • 10、1.亦作"漱润"。 2.谓修饰润色。
  • 11、1.亦作"潄石"。 2.冲刷岩石。 3.谓闲居;隐居。
  • 12、1.象声词。
  • 13、1.漱口洗脸。
  • 14、1.亦作"漱咽"。 2.谓以舌搅漱酒﹑水等送药咽下。 3.道教养生术。谓搅舌生津,缓缓分口咽下。
  • 15、1.盛漱口水的器皿。
  • 16、1.亦作"潄腴"。 2.汲取精华。
  • 17、1.谓泉流漱石,声若击玉。语本晋陆机《招隐诗》:"山溜何泠泠,飞泉漱鸣玉"。
  • 18、1.亦作"潄濯"。 2.洗涤。
  • 19、芳亭1.亭名。在北京市朝阳门外,为元道士吴全节所建。
  • 20、玉词词集。南宋李清照作。一卷。明代毛晋刻本收词十七首。另有清代王鹏运刻本,收词五十首。今人王学初有《李清照集校注》三卷,卷一收词,余二卷分别收诗和文。
  • 21、流枕石犹言漱石枕流。旧时指隐居生活。
  • 22、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。
  • 23、潏波1.汹涌的波浪。
  • 24、潏荡1.水荡涌貌。

吐漱的相关查询

吐漱的意思解释、吐漱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