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踊悦”。
⒉ 喜悦貌。
⒈ 亦作“踊悦”。喜悦貌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乃行因託长者以搆合之。其见受也,则踊悦过於幽繫之遇赦;其不合也,则懊悴剧於丧病之逮己也。”《百喻经·劫盗分财喻》:“一人所得倍於众伴,方乃欢喜踊悦无量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舍利弗 既见此事,踊悦身心,含笑舒颜。”蒋礼鸿 通释引 徐复 曰:“‘踊悦’双声字,形容心中喜悦的样子。字当作‘悀’,《广韵》上声二肿韵:‘悀,心喜也。余陇切。’”清 王拯 《送龙翰臣典试粤东序》:“当时闻者莫不踊悦,以为国家二百年,天下人心之固结,于此可见。”
1.拥挤。
1.使用斧钺。指执行军法。 2.泛指杀戮。
1.亦作"涌跃"。 2.升腾;跳跃。
1.见"涌趯"。
①腾跳:踊跃欢呼|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 ②耀武;争雄:今楚之地方五千里,带甲百万,犹足以踊跃中野也。 ③情绪激昂,争先恐后:发言踊跃|将士闻之,皆踊跃争进。
踊悦的意思解释、踊悦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