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lái yì  ]
  • ㄌㄞˊ 一ˋ
  • GU YEMK

来裔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后世子孙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后世子孙。

汉 蔡邕 《太尉汝南李公碑》:“铭勒显于钟鼎,清烈光于来裔。”
唐 元稹 《赠田弘正父庭玠等制》:“茂 仲弓 之德而位屈当年,副 孔父 之恭而福流来裔。”
清 姚椿 《朱古愚翁真赞》:“我述斯言,敬告来裔。”

来裔(lai yi)同音词

  • 1、来仪[lái yí ]

    1.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,古人以为瑞应。语出《书.益稷》:"箫韶九成,凤皇来仪。"孔颖达疏:"箫韶之乐作之九成,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。"《后汉书.左雄传》:"汉世良吏﹐于兹为盛﹐故能降来仪之瑞﹐建中兴之功。"李贤注:"宣帝时凤皇五至﹐因以纪年。"唐郑嵎《津阳门诗》:"花萼楼南大合乐﹐八音九奏鸾来仪。"后因用以代称凤凰。 2.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。 3.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。

  • 2、来宜[lái yí ]

    1.谓适时而来。语出《诗.大雅.凫鹥》:"凫鹥在沙,公尸来燕来宜。"毛传:"宜,宜其事也。"

  • 3、来意[lái yì ]

    到这里来的意图:说明~。

  • 4、赖依[lài yī ]

    1.依赖;依靠。

  • 5、莱衣[lái yī ]

    1.相传春秋楚老莱子侍奉双亲至孝,行年七十,犹着五彩衣,为婴儿戏。后因以"莱衣"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。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。

  • 6、莱夷[lái yí ]

    1.古国名。殷周时分布在今山东半岛东北部。鲁襄公六年为齐所灭。

来裔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荒井。
  • 2、1.流放到边远地方的凶民。
  • 3、1.边远之地。
  • 4、1.即裔土。
  • 5、1.远代子孙。
  • 6、1.荒瘠边远的地方。
  • 7、1.同姓后代。
  • 8、1.边远的夷人。
  • 9、1.边地。
  • 10、1.行貌。形容步履轻盈袅娜。 2.行貌。形容队伍络绎不绝以次渐进。 3.行貌。引申为连绵不断。 4.行貌。形容鸟飞翔之状。
  • 11、1.后代。
  • 12、1.后代子孙。
  • 13、叆叆1.云盛貌。 2.引申为浓盛貌。 3.树木茂盛貌。
  • 14、叆靅1.昏暗貌。
  • 15、叆霼1.犹依稀﹐不明貌。
  • 16、賹化1.战国后期齐国所铸的一种环钱。大约在襄王击退燕军复国后开始铸造。以"賹"名钱,示钱之贵重。化,通"货"。继賹化后,齐国还铸賹四化﹑賹六化钱。
  • 17、譺譺1.语言迟钝舒缓貌。
  • 18、拸画1.不拘法度。一说不饰容貌。
  • 19、訑訑1.洋洋自得貌﹐沾沾自喜貌。
  • 20、訑谩1.欺诈。
  • 21、訑尿1.遗尿。訑﹐同"遗"。
  • 22、訑言1.夸大不实之言。
  • 23、昳晡1.傍晚。
  • 24、昳丽1. 神采焕发,容貌美丽。如:形貌昳丽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。

来裔的相关查询

来裔的意思解释、来裔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