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chǐ jí  ]
  • ㄔˇ ㄐ一ˊ
  • HWB BY

齿及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谈到,提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谈到,提到。

宋 陈亮 《与韩无咎尚书书》:“今者尚书见 亮 城中故旧,輒为齿及姓名。”
明 张居正 《答蓟辽总督张心斋言东师报捷书》:“至於阁臣,前已奉旨,不得叙功,幸免齿及。”
梁启超 《意大利建国三杰传》第十三节:“而 加富尔 惟唯唯诺诺,时吐一二奇警之言,使人知此中有一人物而已,其关於大计者,终不齿及。”

国语辞典

⒈  说到、提起。

清·袁枚〈与许青岩方伯书〉:「南湖观察太夫人行状,是牧受其迫促,一夕而成,即史黄门之急就章也,何足齿及。」

齿及(chi ji)同音词

  • 1、持寄[chí jì ]

    1.持物寄人。

  • 2、持己[chí jǐ ]

    1.犹持身。

  • 3、持戟[chí jǐ ]

    1.执戟。 2.指战士。

  • 4、笞击[chī jī ]

    1.拷打。

  • 5、尺籍[chǐ jí ]

    1.书写军令﹑军功等的簿籍。 2.指军籍。

  • 6、齿迹[chǐ jì ]

    1.亦作"齿迹"。 2.犹厕身,置身。

  • 7、齿籍[chǐ jí ]

    1.户口册。

  • 8、齿记[chǐ jì ]

    1.提及﹐记挂。

  • 9、吃悸[chī jì ]

    1.因惶恐而口齿不清。

  • 10、赤鸡[chì jī ]

    1.羽毛呈红色的鸡。 2.指红色鸡毛。 3.即槐耳。生在槐树上的一种菌类植物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菜三.木耳》。

齿及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指男子年满五十。艾,指五十岁。
  • 2、1.犹及时。
  • 3、1.犹合格。
  • 4、科举时代考试中选。特指考取进士,明清两代只用于殿试前三名:状元~。
  • 5、1.成年。
  • 6、1.句首助词。犹言若夫。 2.等到。
  • 7、(考试成绩)达到规定的最低标准。
  • 8、到瓜熟时节。指任职期满。参见“瓜代”(1084页)。
  • 9、〈书〉指男子年满二十岁,到了成年(冠: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,戴上成年人戴的帽子)。
  • 10、1.遭灾难。
  • 11、〈书〉指女子年满十五岁(笄:束发用的簪子。古时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,戴上簪子)。
  • 12、1.植物名。二月生苗,先开白花,后方生叶三片,状如獐耳,根如细辛,故又名獐耳细辛。喜生山谷阴湿之地。根入药,外用治诸恶疮及皮肤虫痒等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.草二》。
  • 13、1.谓高仅与肩齐。比喻相差甚远。
  • 14、1.趁现今之时。 2.到现在。
  • 15、1.唯利是图。
  • 16、达到规定的年龄:~儿童已全部入学。
  • 17、1.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"晋侯赏从亡者,介之推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"后以"及禄"指得官。
  • 18、〈书〉正式拜师求学的:~弟子ㄧ~之士。
  • 19、1.指灾难发生时。 2.遇祸。
  • 20、1.到时侯。 2.犹适时。
  • 21、1.谓父母在世。
  • 22、1.亲身受到。 2.在世的时候。
  • 23、①正赶上时候,适合需要:~雨ㄧ~播种。 ②不拖延;马上;立刻:有问题就~解决。
  • 24、1.犹成事,谓做某事至于成功。 2.犹及笄。

齿及的相关查询

齿及的意思解释、齿及的拼音怎么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