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[  piào nǐ  ]
  • ㄆ一ㄠˋ ㄋ一ˇ
  • SF RNY

票拟的意思详解

词语解释

⒈  明清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,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,附本进呈皇帝裁决,称为“票拟”。清代设军机处后,重要奏章改用奏折,此制遂废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明 清 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,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,附本进呈皇帝裁决,称为“票拟”。 清 代设军机处后,重要奏章改用奏折,此制遂废。

《明史·郑以伟传》:“文章奥博,而票拟非其所长。”
清 黄宗羲 《文靖朱公墓志铭》:“潯 帅 陈邦傅 请世守 粤西,如 黔国 故事。公票拟不允。”
清 黄宗羲 《文靖朱公墓志铭》:“夫未进呈曰票拟,既落红即圣旨。”
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郭刘二疏》:“凡阁中票拟俱由 明珠 指麾,轻重任意。”

票拟(piao ni)同音词

  • 1、漂溺[piāo nì ]

    1.冲没,淹没。 2.指漂没溺死。

  • 2、飘溺[piāo nì ]

    1.指被洪水冲走淹没。

  • 3、剽拟[piāo nǐ ]

    1.抄袭摹拟。

票拟词语接龙

  • 1、1.科举制度中主考官拟作的示范文章。又称拟墨。
  • 2、1.谓仿效帝王制度。
  • 3、1. 一般是指无形的东西,常强调形成或造出与预想的设计、原来的目的或某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相适合的东西。如:拟出一项财政报告。
  • 4、1.犹打算。
  • 5、1.犹抵命。
  • 6、1.草拟。
  • 7、1.一定。 2.决定。 3.起草制定。
  • 8、1.揣度;推测。
  • 9、1.量刑判罪。
  • 10、1.效法。
  • 11、1.效法。
  • 12、稿1.起草文稿。
  • 13、1.诗文仿效古人的风格形式。如汉扬雄拟《易》作《太玄》﹐拟《论语》作《法言》﹐以及《文选》中的"杂拟"等。后成为诗体之一。晋陆机﹑南朝宋鲍照等皆有《拟古》诗。
  • 14、1.犹防御。
  • 15、1. 一组观测结果的数字统计与相应数值组的吻合。
  • 16、1.亦作"拟迹"。 2.仿效。 3.揣度足迹。
  • 17、1.汉扬雄仿《易》作《太玄》﹐仿《论语》作《法言》﹐后人谓之"拟经"。
  • 18、1.犹御寇。
  • 19、1.比拟;伦比。
  • 20、1.指拟立为太子之说。 2.科学上有待证明的假设。
  • 21、1.摹拟描摹。
  • 22、1.即拟程。
  • 23、1.明清时﹐各处奏本送达内阁后﹐由阁员用墨笔预拟批答于浮票﹐再送呈皇帝朱批﹐称为拟票﹐也称票拟。
  • 24、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格。例如童话里的动物会像人一样思考、说话。

票拟的相关查询

票拟的意思解释、票拟的拼音怎么读?